知識付費產業規模達49億:含金量不高 有的講段子抖機靈

得到、分答、喜馬拉雅、知乎live……近年來,“知識付費”逐漸成為互聯網的新風口。

得到、分答、喜馬拉雅、知乎live……近年來,“知識付費”逐漸成為互聯網的新風口。據統計,去年中國知識付費產業規模約為49.1億元。發展如火如荼,但也遭遇“成長的煩惱”:部分知識付費產品的知識含金量不高、用戶權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等,需要加強治理和引導。

傳播知識,應多在優質內容方面下功夫

為啥愿意為知識埋單?不少用戶表示,為了更好地從互聯網海量信息中精準“淘”出自己最需要的內容;還有人認為,可以有效地利用通勤、排隊等碎片化時間。

“在知識付費剛剛興起時,我購買過《白先勇講紅樓》《李翔商業內參》等產品,‘干貨’很多,聽下來頗有收獲,價格也能負擔得起,感覺很值。”北京某高校的大四學生小呂對自己的體驗表示滿意。

高質量的知識付費產品,能為用戶有效節省信息選擇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但也有不少產品令人大失所望,甚至一些明星的“花邊新聞”也被作為“知識”放到平臺上販賣。有報道稱,某娛樂記者在微博上用一個小時回答了7個問題,進賬近3萬元;他在其他平臺上對52個明星的“爆料”,也引來近2萬名用戶的付費參與。

此外,還有平臺邀請名人進駐,當課程主講人。部分網友疑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