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的老齡化挑戰 “難度很大”“任務艱巨”

如果按照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0%即為老齡化社會的國際標準,早在1995年,遼寧就已率先進入老齡化。

責任編輯:呂明合 助理編輯 溫翠玲

遼寧朝陽市山咀村,下午五點半,兩位老人懷抱孫女在此閑坐。少子老齡化正威脅著遼寧城鄉的正常運轉。(南方周末記者 杜茂林/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7月26日《南方周末》)

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出現負值和隨后出現的年輕勞動力流出,像兩只無形的大手,夾擊著遼寧原有的人口結構。

遼寧省人社廳曾測算,2016年養老金的缺口是337億,2017年缺口是412億,2018年是501億。

如果按照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0%即為老齡化社會的國際標準,早在1995年,遼寧就已率先進入老齡化。

沈陽鐵西區勞動公園,兩鬢斑白的王芳齡(化名)是這里最早的“拓荒者”。

一年中有八個月,已近古稀的她都會推著自行車,帶上椅子、一包剃發工具和保溫飯盒,站在路旁招攬著生意。人聲嘈雜,但總能聽到她的吆喝:“手藝好,剪一次5塊錢。”

為了幫助至今未婚的兒子減輕負擔,整整四年時間,只要不刮風下雨,她8點就會準時來到這里,下午5點才會離開。“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做十幾單生意,生意不好,只能做四五單。”王芳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勞動公園對面的這條街上,做理發生意的老人隨處可見,每做完一單生意,他們都會坐下來,揉揉肩,敲敲膝蓋。“年紀大了,膝蓋不行了。”一位老人說。

有時候為了“搶”生意,王芳齡會快步向前一走,卡住身位,同時手上還會輕拉另一位同行的衣袖,以減緩他的速度,緊接著的是兩位老人相視而笑。

“都不容易。”王芳齡笑著說,“能多掙一單是一單。”

枯坐了二十多分鐘,一位老熟客找到了她。“來,幫我理下發。”70歲的李恭城(化名)佝僂著腰背,他是坐了5站公交車,專門來此理發的。子女不在身旁,家里只有他和老伴。

一邊理發,王芳齡一邊要隨時關注周圍的動靜,一旦有城管出現,她趕緊讓坐著的人站起來,退到更里面的一條小路。“城管不讓我們靠著馬路剪,會影響市容。”她解釋。

拿著兩千多元養老金的王芳齡,是遼寧958.74萬老人中的普通一員。遼寧省老齡辦發布的2017年老年人口情況顯示,這片土地上,60歲及以上人口已占總戶籍人口的22.65%,這意味著近4.5個人中,就有一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

遼寧老齡化的程度,還在加深。在剛剛印發的《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中,遼寧用“難度很大”“任務艱巨”來描述當下的人口挑戰。

這是自2013年,國家把制定人口發展戰略的職能劃撥到發改委以后,遼寧省發改委出臺的最為重要的人口發展文件。南方周末記者發現,相比于兩年前國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zero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