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吃盒飯的“食神”蔡瀾 “人怎么可能沒有痛苦?但我不講出來”
蔡瀾曾對媒體說起多年前一則往事:和大導演李翰祥在泰國拍戲,諸事不順,偶然見到路邊一尊小石佛像,他突覺頓悟,之后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拔矣X悟到可以像石像一樣不去管它,反正問題也解決不了,還去煩它干什么?”
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2018年3月27日,蔡瀾在香港舉辦自己的首個書法展,與好友倪匡同撐手杖。蔡瀾醉心于手杖收藏,并曾多次向倪匡贈送手杖。
蔡瀾從1980年代起寫美食專欄,至今出版著作超過兩百本,在香港是家喻戶曉的“食神”。圖為2016年5月28日,蔡瀾在《蔡瀾旅行食記》首發記者會上。
(本文首發于2018年7月26日《南方周末》)
蔡瀾曾對媒體說起多年前一則往事:和大導演李翰祥在泰國拍戲,諸事不順,偶然見到路邊一尊小石佛像,他突覺頓悟,之后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我覺悟到可以像石像一樣不去管它,反正問題也解決不了,還去煩它干什么?”
香港作家蔡瀾拄著手杖緩步走進餐廳,靠窗坐下。別話筒的工夫,他招呼服務員趕緊上菜,追一句:“把魚翅之類貴的東西去掉。”
2018年7月22日,蔡瀾參加深圳書博會,簽售新書《蔡瀾·尋味世界》系列。他常強調守時、守諾言,當天行程緊密,簽售前只有兩小時空余。出版方把午餐安排在會場對面的五星級酒店,他怕耽誤時間,希望在會場吃盒飯。工作人員解釋,媒體已經在餐廳等候,他才答應過去。
蔡瀾從1980年代起寫作美食專欄,至今出版超過200本書,在香港是家喻戶曉的“食神”。他祖籍廣東潮州,生在新加坡,后來定居香港,在邵氏影業擔任過電影監制,從影四十余年。1989年,他和好友黃霑、倪匡合作訪談節目《今夜不設防》,無所不談,收視率曾創下紀錄。BBC派團隊拍攝專題。據他形容,“全世界都沒見過這么自由奔放的節目”。
三位主持與金庸并稱“香港四大才子”。蔡瀾多次否認這種說法:“金庸先生不應該跟我們三個調皮搗蛋的人放在一起,他是一代宗師,我很尊重他。”
金庸認為,除妻子外,蔡瀾是他一生中結伴同游最多的人。“蔡瀾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他寫道,“率真瀟灑而能以輕松活潑的心態對待人生,尤其是對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處之泰然,若無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縈于懷,一笑置之。”
蔡瀾會輕易被美食所誘,“沒有吃過的東西就去試”。但他不是時刻講究,“我不會很要求去到哪里,要求這個、要求那個,這樣做人做得很辛苦”。他有諸多“金句”,例如“人生的意義就是吃吃喝喝”,七字箴言“抽煙喝酒不運動”。他年過古稀,煙照抽、酒照喝,一天一盒小雪茄,喜歡喝威士忌,不刻意運動,只是每天從家走去菜市場,十五分鐘。
好友倪匡不同,認為“人生總有配額”,所以2005年就宣布封筆。煙酒同理,但后來兩人相聚飲酒被人撞見,倪匡解釋:“喝好酒的配額才剛剛開始”。
蔡瀾對新科技敏感好學,電子產品要買最新款,微博、微信、知乎、臉書等社交媒體熟練使用。“我一生就是給好奇心驅使到現在。”他喜歡聽有聲書,每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