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詞典里的中式英語
2018年6月12日的新加坡“特金會”前夕,美國第一千金伊萬卡以一句“偽中國諺語”發送推文,引來了諸多熱議。
責任編輯:朱又可
(本文首發于2018年7月26日《南方周末》)
2018年6月12日的新加坡“特金會”前夕,美國第一千金伊萬卡以一句“偽中國諺語”發送推文,引來了諸多熱議。伊萬卡的推文原本是個政治表態,后來竟意外失焦,轉為語言話題。她的原話是“Those who say it can not be done, should not interrupt those doing it”,或可理解為“那些說事情辦不成的人,不該阻礙那些正在做事的人”,后來有大陸網民把它譯為中式英語,成了“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B”(你行你上啊,不行就別亂噴)。
此舉著實搞笑,堪稱神來之筆。然仔細推敲,似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影子。此話怎講?偽中國諺語宛如假中文,中文里根本不存在這種東西,通過英文這個媒介傳播,中譯時找不著這句諺語,無法精確回譯,于是用相當于假英文的中式英語回敬,向這個假中文的源頭致意。假假相報,令人拍案。
中式英語(Chinglish)就是中國式的英語(Chinese English),單詞Chinglish是個混成詞,由Chinese的前一半和English的后一半縮合而成。顧名思義,Chinese English就是明顯帶有中文特色的英文。
中式英語由不諳中文者觀之,就是一種有問題的假英文,經常會讓外人不知所云。最經典的例子之一,是正式收錄于多部英文詞典、已入籍英文成為英文一分子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long time(長時間)的英文沒問題,是地道的說法。no see(不見)則直譯自中文,語法不對。把long time no see這4個詞串起來,中文味十足,像英文卻又不是英文。
“中式英語”這個詞迄今仍不見收于任何中文詞典,不過15年前早就進駐了英漢詞典。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