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向東南亞派遣自衛隊?
最近媒體報道,為配合聯合國維和行動(PKO)中為當地部隊提供支援的行動,日本政府擬在2018年年內向東南亞地區派遣自衛隊。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17年5月1日,日本海上自衛隊“出云”號直升機驅逐艦從位于日本神奈川縣的橫須賀美軍基地出港。
最近媒體報道,為配合聯合國維和行動(PKO)中為當地部隊提供支援的行動,日本政府擬在2018年年內向東南亞地區派遣自衛隊。
此次日本自衛隊維和部隊派遣目的地,為何選在東南亞呢?不少專家學者認為,日本此次行動將重點放在提升當地軍隊能力,恐怕有著收買人心,與東南亞國家抱團之目的。
但是,如果冷靜、理性地推敲不難發現,日本此次維和行動選擇東南亞,并非簡單地從抗衡中國出發。從地緣政治和推行其海洋戰略的視角觀察問題,恐怕更能夠清楚地找到答案。
日本的三次海洋戰略
日本人口密度極大,資源極度匱乏。盡管日本曾查明,在大約447萬平方公里管轄海域內,蘊藏著豐富的可燃冰礦床、銅、鋅、金、銀和鉛等稀缺資源,但是當下在5000米以上的深海底開發海洋資源并非易事。
目前技術尚不足以開采深海資源,日本求生存謀發展,依然離不開世界各國的資源供應和市場銷售。換言之,世界無論哪個角落有風吹草動,都能對日本產生負面影響,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
無怪乎,安倍自2012年第二次上臺執政之際,除了提出“安倍經濟學”之外,又提出并推行“俯瞰地球儀外交”,“積極和平主義”、“價值觀外交”等諸多新名詞。這并非是安倍心血來潮一時沖動,而是在他第一次當首相下臺之后,6年“空閑”期間深思熟路,悟出的一個深刻道理。
有人曾經比喻,日本的經濟雖然已經名列世界前茅,經濟體量僅次于中國居世界第三,但只是沙灘上的樓閣,并不牢靠。因此,日本必須積極主動,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