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鄉村旅游,你圖什么?
國內一知名歷史學家講述了他受邀去兩所中學做歷史學術報告(北京某著名重點中學和某貧困縣所屬中學)的不同經歷。
責任編輯:溫翠玲
2018年7月28日,游人在洛南縣巡檢鎮巡檢街社區花海小木屋休閑區游覽。
讓我們先從一個真實的事情講起:
國內一知名歷史學家講述了他受邀去兩所中學做歷史學術報告(北京某著名重點中學和某貧困縣所屬中學)的不同經歷。當在北京某重點中學做報告時,一上午的時間過后,已到午飯時間,他問現場學生:我還有點內容沒講完,但考慮到已經到午飯時間,你們看我是繼續講,還是到此為止,讓你們去吃午飯呢?現場的中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說:繼續講!他后來從學校老師那了解到:學生認為這樣的與歷史學家面對面學習交流的機會非常難得,他們不忍浪費。相比之下,吃飯是小事。當他在某貧困縣所屬中學做報告時,同樣是臨近午飯時間,他的報告被學校老師打斷,老師告訴他:因臨近午飯時間,學生們希望能早點結束報告去吃飯。于是,他的報告無奈結束。
我不想針對這個事件做任何價值判斷,我們無法去分辨孰優孰劣。因為貧困縣的孩子有太多理由這么想和這么做:因為貧困,他們會更在意食物,更在意物質的飽足感,一切都無可厚非。而北京重點中學的學生,家境相對富足,見識也廣,所以對能否按時吃一頓午飯也就沒那么在意。兩個學校的孩子們都沒有錯。
我之所以講述這件事情,是因為它與“稀缺”有關。經濟學家塞德希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