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關愛,被抵制 精神殘疾家庭入住公租房起爭議
殘疾人入住公租房體現的是其平等參與、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權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所在,呼吁業主們給予殘疾家庭更多的包容和關愛,共建和諧社區。
責任編輯:呂宗恕 何海寧
這是計劃安排精神殘疾家庭入住的小區。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2日《南方周末》)
小區住戶:“一次性增加17戶精神殘疾人,對公共區域和住戶人身安全產生巨大的安全隱患。”
精神殘疾家庭:“沒有家長愿意為輪候公租房,讓孩子承受‘殘疾人’名聲。畢竟很多學校、機構看到這樣的證明,就不會再接收我的女兒了。”
自閉癥干預機構:“大部分精神殘疾群體沒有融入社會的勇氣。美國殘疾人比例高達18%,不是因為他們落后,而是因為他們在說出自己的障礙后,得到的是支持、是福利。”
殘疾人入住公租房體現的是其平等參與、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權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所在,呼吁業主們給予殘疾家庭更多的包容和關愛,共建和諧社區。
導火索在社會輿論的敏感神經被刺痛前就已經被點燃。
這不是深圳第一次給精神殘疾人群分配公租房,也不是普通人群第一次與精神殘疾家庭同處一地,甚至不是小區住戶第一次集結起來就某一事件進行抗議,但高房價、高檔小區、公租房、精神殘疾等元素聚集到同一場景并發生反應時,沖突瞬間被引爆。
2018年7月18日,網傳一則消息稱17戶精神殘疾家庭近期將入住深圳市寶安區華聯城市全景花園公租房,這讓購買了該小區商品房的業主們產生了強烈不滿——數十名業主在17戶家庭選房當天拉橫幅抗議。隨后,負責這次選房安排的寶安區住建局貼出通知,稱選房活動“因臺風被迫中斷,選房日期將另行通知”。流傳消息中還提及,該小區商品房目前均價超過7.5萬……
事后官方證實,這17戶家庭中15戶有自閉癥患者。而這個群體只是精神殘疾多個類型患者中的一種,且通常不具有攻擊性。
抗議聲中,一方面,“兩個階層對立”“精神病人傷人”“精致的利己主義”各種評價紛雜入耳;另一方面,精神殘疾家庭、小區住戶、寶安區住建局等相關方在此事中也各有訴求。
為什么政府部門給精神殘疾家庭合法合規的福利會引發不小的爭議?這背后是否真如傳言所稱是兩個群體的對立和抵觸?我們對精神殘疾家庭和他們的生活狀態了解多少?今后,相關部門對精神殘疾群體的幫扶又將怎樣開展?
事發之后,南方周末尋找到各利益相關方,傾聽各方聲音,試圖還原當時情景,并解析當前精神殘疾人群所遇困境。
小區住戶:第一反應是恐懼
沒有經歷此次分派公租房的事件,華聯城市全景花園里的居民或許難有機會意識到,原來他們離精神殘疾群體這么近。
2018年7月16日,深圳市寶安區住建局在其官網公布了即將入住上述小區的24戶公租房申請家庭信息,若最后他們都能順利入住,將成為該小區二棟——深圳市近年興建的公共租賃住房中的住戶。
最先注意到這條信息的是已經入住的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