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正提速 招采障礙、“一品兩規”成最大困難

“一致性評價看起來是單一的,但它產生影響需要藥品采購、醫保支付等政策的共同作用?!?

責任編輯:袁端端

醫院取藥大廳。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國產仿制藥要進入市場,仍有不少障礙。(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2日《南方周末》)

“一致性評價看起來是單一的,但它產生影響需要藥品采購、醫保支付等政策的共同作用。”

被誤讀的 “一品雙規”

一致性評價申請和審批已進入加速期。2018年7月26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公布了第五批通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16個藥品品規名單。截至目前,共有57個藥品品規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

國家藥監局開足了馬力。自5月起,每月一致性評價新受理品規數量幾乎是之前的3倍。眾多品種在完成臨床再評價后,進入申報環節——標志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步入加速期。與此同時,不少省份相繼出臺了鼓勵政策,加速優質企業脫穎而出。南方周末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18年7月,包括上海、江蘇、山西、陜西、浙江等十多個省份,已對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明確出臺了特殊采購政策,可直接掛網采購。其中,不乏氯吡格雷、瑞舒伐他汀這樣的重磅產品。

而在使用環節,國務院明確要求“醫療機構要優先采購使用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這被外界解讀為,“一品雙規”的限制被全面突破。

浙江的步子邁得最大。5月9日,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發布通知,醫療機構在2018年底之前,可臨時突破《處方管理辦法》中有關使用藥品“一品兩規”的規定,增加采購使用通過一致性評價的產品。

但在不少圈內人士看來,“一品兩規”其實是一項長期在臨床實踐中被異化的政策。

前不久,江蘇一家知名藥企負責人胡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