嗓門不能服人,專業的力量才能 王珮瑜給“熊孩子”上京劇課
《同一堂課》錄制第二天,王珮瑜把孩子們帶到了上海京劇院。
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在《同一堂課》中,王珮瑜帶著孩子們到上海京劇院實地感受京劇,分組學習不同行當。她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喜歡的戲服并學習戲服所代表行當的戲。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2日《南方周末》)
“往往很多人會說,哎呀,學京劇多苦啊,京劇演員花的這些工夫,要是去做別的,早成了。這句話特別錯,你做一個‘別的’試試。你這個做不好,別的也做不好。”
接受《同一堂課》節目邀請時,“瑜老板”王珮瑜自信能駕輕就熟地完成任務。三天,上海羅店中心校,24個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教他們京劇有什么困難的?
王珮瑜有底氣這么想。2011年起,她就開設公益講座“瑜樂京劇課”,向大眾普及京劇,幾百場講座都面對成百上千成年觀眾。“王老師”講課自有一套方法:招式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比如,演唱《四郎探母》,用吉他伴奏;或將京劇基本動作做成表情包,讓年輕人笑著接納傳統文化。
上綜藝節目,王珮瑜也不陌生。她是不少節目的???,諳熟游戲規則?!锻惶谜n》錄制前,她就嘀咕,要讓節目更好看,得配合一些表演。“我們作為演員,有一個天然的職業習慣,鏡頭對著我,我要表演。”她解釋。
沒想到,《同一堂課》開始錄制后,王珮瑜累積的所有經驗全部失靈,什么都演不出來,只剩疲勞、無助。授課三天,成為她職業生涯前所未有的挑戰。
第一天拍攝上午,現場就亂成一鍋粥。24個“熊孩子”滿地亂爬,哇哇亂叫,沒人聽王珮瑜說什么。王珮瑜不是他們的老師,就沒什么權威性。
越想控制,孩子們越不受控制,這樣亂了一上午,王珮瑜無計可施。旁邊的工作人員也著急,這么下去什么課也講不了,想去幫她一把:要不找個外援?王珮瑜拒絕了,說自己能頂、能扛。“有什么辦法?沒有辦法的。我就在旁邊觀察吧。趁這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