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親密的朋友之間也會有矛盾”——法國駐華大使蘇和談“抵制赴法旅游”問題
法國互聯網的反應可能跟中國的差不多激烈,大家愛怎么說就怎么說。但是不要因此就簡單推理,這些人的說法就代表法國老百姓的心態。
責任編輯:鄧科 郭力
中法關系在2008年連遭嚴峻考驗。
2月,在巴黎“老佛爺”百貨商場,中國游客遭搜身;之后,西藏騷亂、薩科齊“抵制奧運”傳言、圣火傳遞巴黎遇襲、家樂福中國遭遇抵制,接連沖擊中法傳統友誼。
而就在一系列問題尚未塵埃落定時,中國居民赴法旅游問題,再度浮出水面。
5月下旬以來,法國作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國,卻從北京的多家旅行社的旅游產品目錄中“消失”。不單赴法國當地旅游人數顯著減少,“歐洲多國游”中的法國行程也鮮有人問津。有媒體報道稱,“北京市各大旅行社近期將不宣傳、不組織、不操作赴法旅游等相關產品”。
6月23日,法國駐華大使蘇和(Hervé LADSOUS)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稱,近來法國在中國發放的旅游簽證數,同比去年下降了2/3。正值旅游旺季,法航飛機出現大量空位,北京至巴黎的往返機票降至4660元,甚至低于淡季價格。
此前,法國外交部發言人連續三次就“抵制赴法旅游”問題對中國表示不滿,并將之歸結為中國的政府主導。
但是,中國政府也清楚地表明了態度。6月10日,中國駐法使館參贊朱立英表示:“這是中國老百姓的自發行為,選擇去哪個國家旅游,是他們的權利。中國政府從來沒有發布過,也不可能做出任何指令干涉個人旅游活動。”同日,中國外交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