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A股市場“掃貨”
近三個月以來,已有超過15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轉移至國資,總市值超過1149億元。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周小鈴 林芯芯 李皓
2018年4月11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期間舉辦的國企改革分論壇上,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示,中央企業和國有企業將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率先擴大開放。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9日《南方周末》)
近三個月以來,已有超過15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轉移至國資,總市值超過1149億元。
大舉掃貨,緣于此輪去杠桿力度空前,不少上市企業流動性枯竭,而國資攥著大筆資金。
國資接盤A股企業,更深層次原因是國資管理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的模式轉化。
2018年7月25日,北京金一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002721.SZ)(以下簡稱“金一文化”)發布公告稱,大股東以“1元”轉讓股權,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北京海淀區國資委。
金一文化2014年上市,是一家貴金屬工藝品生產企業,上市以后,公司走上高負債、高并購的激進擴張道路,營收沖進行業第二。為了募集資金,大股東數十次質押股權,質押比例超過90%,2018年5月,因股價持續走低,實際控制人質押的股票觸及平倉線。
金一文化易主后不久,2018年7月29日,山西最大的民營煤炭企業美錦能源(000723.SZ)發布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有可能變更為山東省國資委。
此外,當代東方(000673.SH)、天海防務(300008.SZ)、宜安科技(300328.SZ)、大富科技(300134.SH)、科陸電子(002121.SZ)等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均發生控股權轉移,新的實際控制人皆為地方國資。
Wind數據顯示,近三個月以來,已有超過15家A股上市公司的控股權轉移至國資,總市值超過1149億元。
國資在資本市場大舉收貨,緣于此輪資本市場去杠桿力度空前,不少上市企業流動性枯竭,而國資正攥著大筆資金。
流動性危機
金一文化原控股股東為上海碧空龍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空龍翔”)。協議顯示,碧空龍翔的控制人鐘蔥、鐘小冬將其分別持有的碧空龍翔69.12%、4.2%的股權,轉讓給北京海淀科技金融資本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鸺瘓F”)。
??平鸺?/p>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