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話題里的冷知識 北極高溫,是真的嗎

北極熊整體數量的穩定得益于各國禁止商業捕獵的決策,但在捕殺越來越少的21世紀,氣候變化仍然是影響北極熊數量的重要因子。

責任編輯:汪韜 實習生 朱思良 張元元

無人機拍攝下,浮冰上的北極熊。2018年夏天,由于北極圈個別站點瞬時溫度超過30℃,北極高溫和北極熊的生存狀況引發熱議。(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9日《南方周末》)

“北極并不熱!”北極圈內有個別站點超過30℃,但從整個北極圈內平均溫度來看,6月至今的狀況和歷史上相差不大。北極圈外,以瑞典、挪威、芬蘭為主的北歐東北部地區,這個夏天的確經受了不同尋常的極端天氣。

北極熊整體數量的穩定得益于各國禁止商業捕獵的決策,但在捕殺越來越少的21世紀,氣候變化仍然是影響北極熊數量的重要因子。

立秋已過,炎熱并未褪去。不過,中國人這一周更關心的,是貌似“比北京更熱”的北極圈。

從寫字樓的白領到等待取餐的外賣小哥甚至一些氣象專家,從社交媒體到街頭巷尾,悲情彌漫:“北極圈罕見32℃高溫!我們有生之年,北極熊或許會消失。”

大多數中國人從未涉足北極,對它的印象停留于常年冰雪覆蓋的銀色世界,這一次熱浪,顯然顛覆了“北極銀”的傳統印象。北極的討論熱情抵擋不住,就像一年前《外賣毀滅下一代》的刷屏一樣,夾雜著撲朔迷離的真相。

以8月8日各地最高溫為例,北京29℃、上海35℃、廣州35℃、北極圈外的斯德哥爾摩27℃、北極圈標線上的羅瓦涅米只有21℃,北極圈內的班納克則只有15℃。

在中國,專職研究極地氣象的科學家只有十人左右,是氣象界的“大熊貓”。氣候變化,這個從1992年就納入國際公約的話題竟以這樣的方式熱了起來。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極地氣象研究所副研究員丁明虎這幾天的心情有點矛盾,“希望變暖的話題傳播,能有更多人關注,但又不希望它真的變暖,更不希望流言傳播。”

北極高溫是真的嗎

“北極圈內個別站點超過30℃,與其說北極高溫,不如說北歐東北部高溫。”

“這是我今天接到的第8個電話。”北極火了,丁明虎有點意外,北極研究一向“偏冷”。他正在緊急起草一篇關于這次北歐東北部熱浪的科普文章。

“北極高溫”的話題,緣起于距離北京7000公里的北歐。多家外媒報道,坐標北緯70°06′、東經 24°96′,位于北極圈內、挪威北部城市波爾桑格的半島班納克(Banak),在2018年7月30日的瞬時溫度達到32℃。這一次的溫度單位的確是攝氏度,并非華氏度。

根據丁明虎觀察,班納克監測站點的32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