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航天,合作能共贏

中俄兩國航天業有著巨大的互補性。俄羅斯有著豐富的經驗、堅實的技術基礎;中方又有充足的資金。

責任編輯:姚憶江

當地時間2017年7月18日,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普京參觀莫斯科航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展臺并聽取介紹。(視覺中國/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9日《南方周末》)

中俄兩國航天業有著巨大的互補性。一方面,俄羅斯有著豐富的經驗、堅實的技術基礎;而另一方面,中方又有充足的資金,在某些技術領域也有俄方需要借鑒的地方。

在中俄軍事技術合作史上,俄羅斯也有一些“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擔憂?,F在,俄羅斯更希望通過成品來換取硬通貨,既安全,又能掙快錢。

中俄在航天領域的快速走近,一些美國媒體也不惜以“腦補”的方式,來臆斷中俄航天合作對美國的威脅。

“中國超大規模航天計劃或將得到俄羅斯的幫助。” 2018年7月20日,美國《大眾科學》網站的一篇消息,再次引發中國大眾對中俄航天合作的關注。“未來十年,中俄航天合作將進一步加強。”《大眾科技》稱。

其實,對于熟悉中俄航天合作的人士來說,這個消息,并不太令人意外。

在航天領域,中俄兩國有合作的基礎和廣闊前景——俄羅斯航天業在一些領域是世界頂級的,而中國也有俄羅斯需要的技術。最重要的是,中國有俄羅斯極度缺乏的資金。

合作,不僅限于建設空間站

“中國國家航天局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簽署了一項涵蓋內容廣泛的太空探索合作協議——從探月到太空垃圾監測。其中包括在發展超重型運載火箭長征-9號方面尋求合作,它可能用來發射俄羅斯的星際探測器,此外,中俄聯合空間站或許于本世紀20年代中期開始在軌運行。”《大眾科技》撰文稱。

實際上,早在月初,俄羅斯媒體就釋放了關于中俄加強航天合作的信號。“俄羅斯希望與中國在建造超重型火箭方面進行合作。”俄航天國家集團商務和商業部執行經理安東?日加諾夫對俄羅斯衛星新聞網表示,2020年中國計劃開始建造多艙站,其應含三個艙室和兩個用于航天飛船或補充新艙室的對接節點。

俄羅斯航天國家集團發布消息稱,10月1日前,俄航天國家集團與中國國家航天局代表將進行聯合使用地球遙感衛星數據試驗。

此外,俄羅斯火箭航天領域消息人士7月8日告訴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在莫斯科舉行的會談中,中國代表團向俄國家航天集團公司提議,共同建立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