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蜜行動:一個值得期待的公益承諾

1990年夏天,北京有兩件“里程碑式”的大事。

一是9月下旬舉行的亞運會,舉國參與,空前熱情。二是7月3日的第一屆北京車展如約舉行。17個國家及地區、372家廠商參加、173臺車展出、10萬人次參觀,是首屆北京車展的“大數據”。此后,北京車展形成了兩年一屆、定期舉辦的發展規劃。

據參觀者回憶,當年自己騎自行車去看了車展,“因為大家都沒車”。1990年,中國汽車產量僅為50萬輛,其中轎車產量不到5萬輛。而當年豐田的全球銷售額是40億美元,次年在美國市場的汽車和卡車總銷量已達100萬輛。

作為技術密集、勞動密集型產業,當時的中國汽車行業技能人才緊缺,首屆北京車展進一步暴露了國內人才短板。在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的提議下,金杯汽車和豐田于1990年9月共同創立了遼寧豐田金杯技師學院的前身——中國汽車工業豐田金杯技工培訓中心。兩年后,中國汽車年產量翻了一番,首次突破100萬輛。1990年成為中國汽車工業騰飛的起點。

如今,豐田對技師學院提供的累計援助金額早已超過1.3億元人民幣,該項目也成為豐田在中國持續開展歷史最久的社會公益活動——這幾乎是在華汽車企業中最早啟動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

28年間,豐田在中國開展了一系列關于人才培養、環境保護、交通安全、災害支援等公益項目,這是豐田在華發展整體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被視作對中國的一種情感表達。直到今年,豐田才將分散的在華公益項目形成統一的品牌形象,推出全新公益品牌名稱——“豐蜜行動”。“豐”即“豐田公益”,“蜜”即“甜蜜果實”。

純粹的力量

豐田對技師學院的幫扶,并非只是“冠名”。他們還向技師學院無償提供相關設備、接待師生赴日研修、派遣教師赴中國指導等,并為優秀學員提供豐田獎學金。

豐田的理念是“造車先育人”。

豐田認為,一個跨國企業真正在中國市場實現國產化,不但要導入先進的技術和產品,更重要的是要實現人才本地化。于是豐田將核心環保技術——混合動力技術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研發生產,并在技師學院加大環保車技術的教學投入。3年前,“卡羅拉 雙擎”和“雷凌•雙擎”的問世,正是豐田汽車研發中心的中國技術人員挑戰世界范圍內首次由現地研發混合動力車的努力結果。

28年來,遼寧豐田金杯技師學院培養出數萬名優秀中高級技能人才,大部分進入了大、中型國有企業、外商獨資或中外合資企業工作——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包括其他品牌車企。對此,豐田相關人士回應時,語氣里含有笑意,“這恰恰證明了這個學院的技術實力被認可。”

“豐蜜行動的核心力量在于‘人’,在于每個人心底最純粹地想去努力為他人、為社會做些什么的力量。”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解讀這一全新公益品牌時稱。

2000年的北京,就是人們記憶中有沙塵暴的北京。據統計,2000年春,我國北方發生13次強沙塵天氣,其中9次影響京津。距離北京180公里的豐寧水土流失嚴重,當時的沙漠化面積約達到總面積的30%。民諺戲稱“北京十粒沙,豐寧占七八”。

北京的沙塵暴引起了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社長的注意,他內部下令進行調查——評估是否有可能在中國開展綠化環保項目以改善環境。2000年的豐田尚未在中國開展汽車生產業務,便開始考慮在華落地的公益項目。

很快,豐田聯合中國科學院中日科技與經濟交流協會、河北省林業局、日本地球綠化中心四方共同合作實施的中日“21世紀中國首都圈環境保護示范基地”正式在豐寧啟動,幫助豐寧治沙止漠。2001年,豐田為此成立生態綠化部。

據豐田公開披露的數據,截止目前,豐田在豐寧項目上累計直接投入資金超過4200萬元,植樹超過550萬棵,綠化總面積超過5萬畝。

十幾年來,來豐寧植樹的企業不少。“很多企業都來豐寧種過樹,另一家知名的車企在這里種過3年,德國的一個項目種過5年,但是,豐田一種就是18年。”豐寧縣林業局的相關負責人評價道。

2018年,豐田依然在豐寧植樹。一位去豐寧植樹很多次的志愿者說:“你總應該去為這個世界稍微做點什么。”

時間的饋贈

國友淳子把18年的青春都給了豐寧。

她是來自日本的農學博士,一畢業就負責豐寧項目。因為固守在豐寧治沙第一線經常不在日本,直到38歲才覓得良緣。

她到豐寧的第一年,就根據治沙方案,指導當地農民種植新品種蘋果,在市場一度供不應求。豐田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也改善了豐寧人的生產結構,促進人們經濟自立;豐田還設立環境綠化交流中心,用于培養綠化人才和實施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

豐蜜行動以蜜蜂為形象,一方面指代豐田內部員工、機構相關人士、廣大志愿者的具體形象,豐田希望通過勤勤懇懇的努力為中國社會的發展真正做出一些貢獻;另一方面又希望受助對象能成為“小蜜蜂”反哺社會,攜手釀造更多甜蜜果實。

終有一日,豐田會看到“蜜滿天下”的情景。因為“豐蜜行動”的行動主張是持之以恒地為受助對象帶來實質性幫助,物質支援與精神引導并重,并不斷地匯聚每一個小我的力量形成更為廣泛的大我的影響力。

2005年,豐田助學金項目啟動。次年,豐田汽車公司向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捐贈2800萬元人民幣,設立“豐田助學基金”,旨在幫助中西部品學兼優但家境清貧的大學生完成四年學業;向中西部地區的教育資源輸送經濟和精神上的支持——助學金項目向貧困大學生傳遞的核心價值觀為“受助·自助··助人”。

黃湛江如愿考入蘭州大學的同時,也有了“放棄”的最壞打算。因為家境貧困的他難以支撐大學學費,轉機出現在拿到了豐田助學金后。黃湛江勤于“自助”,在校期間參加了學校的勤工儉學工作;周末也找了一份家教工作。

山西襄汾縣的李曉紅亦是豐田助學金項目的受益者,她受人資助,總有“不勞而獲”的感受。于是,李曉紅就想:“把別人對我的好回報給這個社會,將來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幫助這個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預計到2023年最后一批學生畢業,豐田將累計投入超過8700萬元,幫助近3000名中西部清貧學子實現大學夢。

為中國釀的蜜

本世紀初,國家高校助學貸款體系剛起步,制度正不斷完善中。豐田注意到中國中西部地區的教育資源更需要社會關注和支持,為了鼓勵貧困學子報考中西部地區的高校、資助他們完成學業,平衡地區經濟未來發展水平,由吳敬璉、青木昌彥等中日兩國著名經濟學泰斗牽線、豐田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同實施的“豐田助學基金”應中國國情而生。

“In China For China”是“豐蜜行動”的根本,也是努力方向——以現地現物的精神,與時俱進地不斷推出適合中國社會和中國人的公益項目,且行且改善。

2006年,豐田負責技術的服部哲夫專務董事(汽車技術總部部長)在安全研討會上發言稱:“我們了解到,現在在中國,交通事故頻發,死傷人數多,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已成為重要的社會課題。豐田不僅要為中國提供具安全性能的車型,同時還開展提高交通安全意識的教育活動,以及根據在日本和世界各國積累的經驗,在事故調查、分析方面進行多方面共同研究,盡全力為中國社會做出貢獻。”

在此之前,豐田已通過向北京小學生贈送8萬個上學放學路上使用的“讓”字牌來嘗試提高人們的交通安全意識。在服部哲夫的表態后,豐田在中國展開的交通安全公益活動更系統更頻繁。2007年起,豐田先后在上海、天津、北京和成都等地舉辦交通安全體驗活動,吸引力大批市民的積極參與。

“豐蜜行動”,一個全新的公益品牌,不僅包含著豐田對已經在中國實施了28年的現階段公益事業的戰略思考,也是豐田對今后在華可持續發展的公益承諾。過去的28年,豐田人用實際行動向我們證明了其扎根中國、腳踏實地做公益的決心,而“豐蜜行動”將成為一個更值得期待的公益承諾。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