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重調、食品增強:大市場局“三定”方案提前劇透?

從流傳的“三定”方案來看,原工商部門的調整最大。原工商總局共有13個內設機構,而現在,這些內設機構基本不復存在,并新設了信用監督管理、網絡交易和監督管理等司局。
在食品監管層面,“三定”方案分設五個司局掌管食品安全,在市場監管總局的27個司(局)中占了近1/5。而原來的食藥監總局中,直接和食品安全相關的只有四個司。
繆寶迎提醒南方周末記者,史上首次單獨設立化妝品監督管理司,堪稱“開創性”突破。

責任編輯:何海寧

(新華社/圖)

從流傳的“三定”方案來看,原工商部門的調整最大。原工商總局共有13個內設機構,而現在,這些內設機構基本不復存在,并新設了信用監督管理、網絡交易和監督管理等司局。

在食品監管層面,“三定”方案分設五個司局掌管食品安全,在市場監管總局的27個司(局)中占了近1/5。而原來的食藥監總局中,直接和食品安全相關的只有四個司。

繆寶迎提醒南方周末記者,史上首次單獨設立化妝品監督管理司,堪稱“開創性”突破。

8月9日下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的機構改革“三定”方案,悄然在網上流傳。

盡管官方還未正式發布這兩份文件,但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等多位業界人士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這份方案頗為可信。

在流傳的文件中,市場監管總局,這個新組建的正部級機構人員編制805人,比原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藥監總局等幾個部門相關人員“物理相加”人數有所減少,最終設立司局27個。

而副部級單位國家藥監局,機關行政編制216名,下設9個司局,負責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的安全監管,研究擬定鼓勵藥品、醫療器械新技術新產品的管理與服務政策,負責執業藥師資格準入管理。

原本,按照3月底國務院機構改革推進會提出的“時間表”,中央機構“定職責、定機構、定編制”的“三定”方案,將在6月20日前報批印發。但大限早已過去,“三定”方案卻遲遲不見動靜。

“機構到底如何設置,各自履行怎樣的職責,三個部委的資源如何整合,這都是系統內工作人員關心的大事。”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感嘆,“靴子終于落地了,好事。”

南方周末記者注意到,中辦和國辦于7月29日正式批準了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藥監局的“三定”方案,比計劃延遲了整整40天。

在長期關注機構改革的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