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肉集體被質疑職業精神,這是娛樂界的自我覺醒
相比吳亦凡最近被傳戀情的新聞,他被人民網、文匯報等媒體不點名地批評,好像更為惹人關注。先是吳亦凡因為“無修干音”視頻遭到虎撲網群嘲,他自己隨后創作了一首“控訴”之歌,將網絡上的質疑和嘲諷一一用歌詞又懟了回去。這才引發人民網轉發了那篇《明星什么時候起“不能批評”了》的文章。
責任編輯:瞿沖
吳亦凡。
相比吳亦凡最近被傳戀情的新聞,他被人民網、文匯報等媒體不點名地批評,好像更為惹人關注。先是吳亦凡因為“無修干音”視頻遭到虎撲網群嘲,他自己隨后創作了一首“控訴”之歌,將網絡上的質疑和嘲諷一一用歌詞又懟了回去。這才引發人民網轉發了那篇《明星什么時候起“不能批評”了》的文章。
流量不等于技術,這在娛樂圈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但不等于知道就不用再“研究”了。吳亦凡從男團、歌手、小鮮肉等身份,變成評委、可以評判新秀技術能力的導師時,這種自身業務能力到底行不行就已經受到過質疑。雖然流量人氣無法等同于業務能力,但每個站在臺上展現自我的明星大概都知道,你在吸引流量拿著高額薪酬被粉絲擁戴的同時,業務上也不能太露怯。雖然“車禍現場”有可以解釋的空間,從專業技術上來審視也不見得真就是糟糕,但能力是否與導師身份劃等號、面對質疑哪怕是誤解時的態度、平時表現出來的職業素養等等,在非粉絲的路人眼里,還是會有一個稍微公允的評價。
公平地講,當明星受到質疑時,可能這里面有委屈,但是絕大多數人可能還是會覺得你都那么大的名氣和高的段位了,在業務上你畢竟不是權志龍或者歐陽靖,偶爾嘲笑你一下又怎么了呢?畢竟你紅嘛,你得到的掌聲和酬勞都比上述那些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