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作家劉大任:“小說要有意義,先回到現實社會里來”

“什么是對,什么是合宜,沒有虛假,你要能夠判斷。你寫一篇文章,里面有幾百個、幾千個決定要做,做這些決定的時候,誰指導你?就是常識?!?/blockquote>

責任編輯:邢人儼

1999年從聯合國退休后,劉大任在美國過起了隱居生活。近年,他又完成了長篇小說《當下四重奏》。圖為劉大任在美國新澤西的家中。(南方周末記者 朱又可/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16日《南方周末》)

“什么是對,什么是合宜,沒有虛假,你要能夠判斷。你寫一篇文章,里面有幾百個、幾千個決定要做,做這些決定的時候,誰指導你?就是常識。”

“看花伴侶青春少,種菜英雄白首多。”這是劉大任新澤西的書房里一幅張大春贈給他的對聯。劉大任的獨棟別墅后院,是一塊頗大的草地,開割草機的任務更多由他的夫人承擔。窗前種了一片名貴的蝴蝶蘭。中午,劉夫人用院子里剛割的韭菜下了面條。夫婦倆遵循簡單的生活信條。

早年在臺大讀哲學系時,劉大任喜歡上了文學,在夏威夷大學求學的兩年里,他大量閱讀在臺灣因為“歷史斷層”而遭禁讀的1949年前的大陸作品?;氐脚_灣后,他與好友邱剛健辦了一段時間《劇場》雜志,第一次把《等待果陀》(大陸譯《等待戈多》)翻譯成中文并搬上舞臺。演出遇冷,他也越發覺得與臺大“現代派”的白先勇、王文興等人氣味不投,而與來自淡江英專(今淡江大學)的陳映真越走越近,兩人在尉天驄的投資下創辦了《文學季刊》,與白先勇的《現代文學》對立。后來,因為白先勇和劉大任先后去美國讀書,這兩本原本水火不容的雜志編務都交由姚一葦一人打理,于是分野漸消,終至難分彼此。

1966年,劉大任前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的政治研究所攻讀碩士。1968年,陳映真在臺灣被捕,劉大任通過聯絡在愛荷華大學的聶華苓設法營救陳映真。

劉大任經歷過發起于伯克利的美國大學校園自由言論運動、黑人和少數族裔爭取民權的運動以及反越戰運動。1970年,劉大任讀博期間,保釣運動興起,他成了美國西岸北加州九所大學保釣會聯盟的總聯絡人,是周恩來總理邀請訪問中國的七位保釣運動領導人之一,但他最終沒有加入訪問團。

1971年,中國剛剛恢復聯合國席位,聯合國秘書處中文翻譯需求量大增,劉大任和其他參與保釣的留學生一起,到聯合國秘書處做中文翻譯,放棄了正在讀的博士學位和美國綠卡,持中國護照。1999年,從聯合國退休后,這位海外保釣運動的風云人物,在美國過起了蒔花弄草的歸隱生活。

在非洲為聯合國工作期間,劉大任得以回歸久違的文學。為記錄1960年代臺北青年時期的騷動不安,他寫下長篇小說《浮游群落》,后成為他的暢銷書之一。2010年的《遠方有風雷》則是劉大任為自己參與保釣運動留下的紀念與遠年反思,是海外左翼文學的扛鼎之作。近年,他又完成了一部表現美國華人四口之家庸常生活的長篇小說《當下四重奏》,小說中那位蒔弄花園的孤寂父親與妻兒之間的矛盾與誤解,折射出一位海外政治運動參與者的落寞心事。

2018年5月31日至6月1日,劉大任在新澤西的家里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

1966年,劉大任前往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政治研究所攻讀碩士。圖為1968年,劉大任與太太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生餐廳。(資料圖/圖)

文學一定要有批判性

南方周末:你和白先勇都是臺大的同學,為什么后來與他漸行漸遠?

劉大任:王文興跟白先勇是臺大外文系,我是哲學系,我比他們高一屆,白先勇曾經先上過成功大學,后來退學再考臺大,所以他年齡其實跟我差不多,可能比我大一兩歲都不一定。王文興跟我是中學同學,比我低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