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任銘善先生的一封信
閑閱上海朵云軒2015年印行的《鐘泰友朋信札》,至其弟子任銘善教授關于薪水的“發放”與“致送”的一通,不由得令人肅然起敬,大為感慨。
責任編輯:劉小磊
任銘善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16日《南方周末》)
閑閱上海朵云軒2015年印行的《鐘泰友朋信札》,至其弟子任銘善教授關于薪水的“發放”與“致送”的一通,不由得令人肅然起敬,大為感慨:
讱齋夫子座右,前日手諭即轉示石翁,此事諒不需再談矣。近年大學已成大牙門,往者生初入浙大,見校中通知領薪水貼子有“發放”二字,心甚訝之,即拒不肯領取。逾月,校中疑不應聘,屢相趣請,乃具告以故,自是遂改為致送。彼時人習不為怪,反怪生之迂傲也,今既徒以俸給為養,又以一唱百嗤,雖有不當意,亦捫舌而已,而有時仍不免以多口為罪也。
任銘善(1912-1967),字心叔,江蘇如皋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