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人隱私權保護不能絕對化
這位病人一旦像高××那樣,既隱瞞自己的艾滋病人身份,又繼續從事艾滋病傳播高?;顒拥脑?,公共安全就被置于高度危險之中
責任編輯:陳斌
北京地壇醫院里的艾滋病人志愿者。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16日《南方周末》)
這位病人一旦像高××那樣,既隱瞞自己的艾滋病人身份,又繼續從事艾滋病傳播高?;顒拥脑?,公共安全就被置于高度危險之中
最近幾天的微信朋友圈里,一個題為《為眾人抱薪者,已凍斃于風雪》的帖子在盛傳,里面列舉了一些致力于公益事業的人士以及各自的悲慘結局。其中有一位叫高××的“藥品打假專業戶”,被該文暗示是被迫害而死。讀完之后,我深感哭笑不得。
作為一名記者,我恰好與高××打過交道,知道他的打假并不像某些媒體報道的那樣高尚,而主要是作為一門生意去經營。更重要的是,在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