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寺社的生財之道

“南朝四百八十寺”,而京都有多少座寺廟神社呢?1681座寺廟,812座神社。京都的面積僅為828平方公里,不到北京朝陽區兩倍,相當于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3座寺社,而在某些街區更是寺社連片,京都人早已習慣與神佛僧侶為鄰。寺廟神社古建筑和庭院的維護成本極高,還要養不少住職人員,這么多寺社是如何“謀生”的呢?光靠信徒的香火錢夠嗎?

責任編輯:楊嘉敏

“南朝四百八十寺”,而京都有多少座寺廟神社呢?1681座寺廟,812座神社。京都的面積僅為828平方公里,不到北京朝陽區兩倍,相當于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3座寺社,而在某些街區更是寺社連片,京都人早已習慣與神佛僧侶為鄰。寺廟神社古建筑和庭院的維護成本極高,還要養不少住職人員,這么多寺社是如何“謀生”的呢?光靠信徒的香火錢夠嗎?

在京都旅居一年后,我逐漸了解到不少“生財之道”。與你想象的莊嚴殿堂不同,在京都的寺社,你可以看太鼓表演,可以賞花賞楓賞青苔,可以聽單口相聲,可以逛市集,就連寺社最基本的功能——許愿,也能玩出許多花樣。就在這些花樣中,不知不覺地,我給寺社心甘情愿地貢獻了許多香油錢。

藤森神社:蹴鞠和太鼓

2018年世界杯小組賽伊始,我在京都意外邂逅了一場蹴鞠比賽,球賽地點不是體育館,而是在位于伏見區的藤森神社。

蹴鞠,就是起源于中國的古代足球。正當午后兩點,太陽火辣辣的,球員們卻穿得十分考究,一個個猶如古代名公貴族——頭戴系帶烏帽子,身穿絹質寬袍大袖“鞠水干”,上有鳳凰、大鳥等精美圖案,和色彩鮮艷的闊腿褲“鞠袴”,足蹬連襪淺口鞋“鞠沓”,十分好看,是從后鳥羽天皇(公元1183-1198年在位)時流傳至今的蹴鞠專用裝束。一見到這種裝束,加上置身神社里面,立刻就感覺到穿越回了古代,在京都,常常會獲得這樣的體驗。

“鞠庭”是一個約15米見方的平地,四角各插一根竹枝。球員們圍成一圈,輪流踢球不讓球落地,有點類似踢毽子,這是中國宋代流行的“白打”踢法,不講輸贏,表演性質更濃。白色蹴鞠不似現代皮球般充氣飽滿,踢起來彈力不強,而他們抬腳踢球時上身依然挺直端莊,也不會跟其他人有身體接觸,當然更不存在絆人犯規了,正所謂“其爭也君子”。“Ali! Yaa! Ou!”(アリ、ヤア、オウ)踢球時,球員們嘴里發出吆喝,這不是號子,而是向夏安林、春陽花、桃園三位鞠神致敬。球賽結束后,球員們跪倒地上彼此作揖,結束一場風度翩翩的球賽。

與其說是蹴鞠比賽,不如說是“表演”。(駱儀/圖)

蹴鞠在約1400年前(隋末或唐初)隨佛教傳入日本,在上流社會相當流行,足利義滿、織田信長等將軍大名都曾是“名足”。明治維新后蹴鞠衰落,明治天皇賜款成立蹴鞠保存會。我在藤森神社觀賞的這場蹴鞠賽事,就是由蹴鞠保存會的成員進行的。

蹴鞠方散,太鼓緊接著登場。身著紫色外套,外套背心有個圓形藤條圖案,正代表著藤森神社,紫色象征著紫陽花。舞臺周圍一圈都是綠樹,襯托著舞動的紫色特別悅目,衣服上的圖案讓我越看越喜歡,決定一會就去買一張御朱印去。御朱印是日本神社和寺廟特有的紀念品,它是你曾經來參拜的證明,蓋上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