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育對話作家周國平:語文不是知識而是一種能力

導語:北京時間8月18日下午,卓越教育我是高手·大師講壇活動來到深圳,當代著名學者、作家、哲學研究者周國平出席了本次活動,以一個父親及學者的雙重身份,闡述了他所理解的“語文學習之道”。

七十多歲的周國平看上去精神矍鑠,一副黑框眼鏡,簡單的深藍色t恤和黑色長褲使得他更顯得年輕利落。說話的聲音不大,但語氣渾厚有力,字斟句酌間透露出一個哲學研究者特有的理智和冷靜。在卓越教育這次“大師講壇”深圳站活動,他以一位父親與長者的口吻,與臺下數百名學生、家長分享了一堂不同尋常的語文課。

“語文不是一種知識,而是種能力”

提起周國平,許多人第一印象都是中學課本里充滿哲思文章的原作者、閱讀理解的“素材撰稿人”,可以說他與語文應試教育的關系非同一般。但在演講中,周國平老師卻鼓勵大家要學會獨立思考,切莫被標準答案所束縛。他反復強調“語文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能力”。在他看來,培養孩子聽、說、讀、寫的能力在于培養他們對生活細致的觀察和精準的表達。

“做自己文章的閱讀理解,差點不及格”

語文教學的使命在于母語訓練與心靈培養,對于語文課來說,無非就是閱讀和寫作。

最好的閱讀是你能和作者對話,用自己的積累和感悟去揣摩作者要表達的內容,并將自己的心得與想法隨手記錄下來。“有一點很重要,千萬不能照著標準答案來閱讀”周國平談道“我朋友有一個小孩當時上初中,當時拿著閱讀理解的試卷給我做,我做完以后,他按照標準答案給我打分,我得了69分,他得了71分,比我還高,我差點不及格。“這件事給了他很大的感觸,更印證了他之前的看法:語文不是一種知識,而是一種能力。

在談及寫作時,周國平感慨孩子寫作文套路太多,千篇一律缺乏童趣與獨立思考,對此他提出三點建議:誠實、準確、簡潔。對此,他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遺忘是一件殘忍的事情,通過寫日記則可以將美好時光長久保留。一個有寫日記習慣的人,他的生活是完整的,我之所以后來成為作家,與小時候開始寫日記有很大關系,這是自己積累的財富”。

“得語文者得高考、得語文者得天下”

周國平的分享結束后,卓越教育大語文創始人陳巨宏校長結合當下語文高考改革的大環境,就“如何開啟語文學習之窗”與到場家長做了分享。她坦言近幾年高考改革雷厲風行, “語文高考最后要讓15%的人做不完”的說法并非空穴來風。隨著閱讀文字量增加和考試范圍擴大,今年高考,未做好準備的考生不幸成為了那沒答完卷的15%。雖然教育改革已促使得“語文者得高考”格局形成,但她也提醒家長無需過分功利化對待,語文素養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孩子需要賽跑時間,而非賽跑刷題,語文更需要構建自己的精神底層。與周國平分享的觀點不謀而合。

“刪減版的名著,失去了文字之美”

在和家長對話的互動環節里,周國平與陳宏巨對眾多家長的問題以自身經驗予以解答。有家長對國內外名著中存在大量描寫愛情與性的章節表示擔憂,希望就如何選擇刪減版的名著希望給予解答,這個問題卻遭到周國平的強烈反對,“讀刪減版的名著不如不讀,大人不要擅自判斷孩子應該看什么、不該看什么,很多時候證明是我們杞人憂天,也許孩子對這些根本不感興趣”。周國平表示,“文學作品中,關于愛情的描寫是美好的,也是生活中正常的,應當加強對孩子的性教育,無需有過多禁忌顧慮。刪節版的名著,失去了文字之美”。

而對于“如何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問題,卓越大語文創始人陳宏巨老師也提出來“半小時理論”,即通過在低年級階段每天陪孩子讀書半小時來讓孩子懂得欣賞文字之美,令現場觀眾深受啟發。

活動現場除了嘉賓演講之外,還有周國平簽名作品和豐富的互動禮品,到場的家長和孩子們表示意猶未盡,期待以后有更多機會聽到更多嘉賓的精彩分享。

卓越教育我是高手·大師講壇系列活動旨在借助卓越教育名師和社會各個領域成功人士的力量,幫助每一個向未來生長的孩子,成為自己心目中的高手。未來,卓越教育大師講壇系列仍將邀請文學大師、社會名家,在其他城市打造一系列“不同尋常的語文課”,讓孩子能夠跳出課本,真正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所在。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