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何扎堆減持
如果大股東創造的價值少,而獲得的回報太多,這是獎劣罰優。誰還會好好做實業?這樣的市場激勵機制必定是錯誤的,減持制度必須改良。
責任編輯:聶寒非
如果大股東創造的價值少,而獲得的回報太多,這是獎劣罰優。誰還會好好做實業?這樣的市場激勵機制必定是錯誤的,減持制度必須改良。
中國股市冰火兩重天,一邊是上證指數守不住2700,有出動“保險隊”救市,另一邊是大股東套現。
《華夏時報》通過中信證券客戶端統計,截至2018年8月16日,A股市場共計有990份上市股東減持計劃等待實施,近700只個股股東擬通過大宗交易、集中競價、協議轉讓等方式減持手中股份,其中176份減持計劃擬拋售公司總股本5%以上股份。
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什么要減持?
三個原因:
一,大股東不想干了,套現休息養老。
二,大股東判斷股價太高,不如高位套現低位買入。另外有些大股東判斷,公司經營不下去,不如套現走人,這種情況容易出現清倉式減持。
三,股東有新的投資意向,套現之后進行新投資。
公司大股東減持的戲法
我們來看看幾家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
2017年1月20日,誠邁科技登陸創業板,開盤股價11.43元,扶搖直上最高漲到71.73元。
2018年2月,同時解禁的5個股東,位列誠邁科技前10大股東,4個股東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