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律師質疑,協會高調應戰,上海消保委召開三文魚“消費聽證會”
有記者追問,遭遇到如此強烈的質疑,協會是否考慮修改團體標準?“標準已經發布,現在沒有修改的打算。即便修改,也要通過協會下設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批準?!?br />
面對南方周末記者標準制定是否存在利益驅動的提問,陳麗純并未正面回應,只是提醒,起草標準的除了虹鱒魚養殖企業,還包括大西洋鮭的養殖、加工和經銷企業?!耙恍┟襟w和自媒體鍥而不舍的挖掘,已經給企業帶來了困擾?!?/blockquote>責任編輯:何海寧
上海消保委聽證會現場。
有記者追問,遭遇到如此強烈的質疑,協會是否考慮修改團體標準?“標準已經發布,現在沒有修改的打算。即便修改,也要通過協會下設的‘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批準。”
面對南方周末記者標準制定是否存在利益驅動的提問,陳麗純并未正面回應,只是提醒,起草標準的除了虹鱒魚養殖企業,還包括大西洋鮭的養殖、加工和經銷企業。“一些媒體和自媒體鍥而不舍的挖掘,已經給企業帶來了困擾。”
“不是約談,我們只搭建觀點交流的平臺,不預設立場。”剛一落座,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就向在場媒體強調。2018年8月21日下午,因為“真假三文魚”引發的輿論爭議,上海市消保委召開了自成立以來的首個“消費聽證會”。
漩渦中心的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以下簡稱協會)也現身了。橢圓形會議桌旁,等待他們的除了上海市人大代表、水產專家、律師,還有架起的攝像機、撥開的錄音筆以及十多家媒體的記者。
他們很清楚記者們為何而來。8月10日,在青海舉辦的中國國際三文魚產業發展論壇上,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成立了三文魚分會,并正式公布了《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明確將虹鱒歸入三文魚。5月本已平息的“真假三文魚”之爭由此引爆“第二季”。
“聽說上海消保委組織消費聽證會,協會主動表示想來,還問我們準備了幾張座位。”唐健盛笑稱。
盡管最終只有五人到場,但協會顯然有備而來。
有記者提問:輿情如此洶涌,是否在協會的意料之外?協會副秘書長陳麗純淡定:“2015年和2017年,真假三文魚的爭論就已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