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催生”: 誰出錢?誰協調?誰受益?

一場獎勵生育的全國浪潮已撲面而來。在此輪改革中,湖北不僅多地先后試水,而且相比其他地方走得更遠,在教育、住房等環節開始探索普惠新政。

在仙桃工作方案出臺前,反復修改過十多稿,最大的困難就在于涉及部門多,協調組織工作量大,出臺后能否很好落實、順利推行。

責任編輯:何海寧

湖北仙桃已建設了不少布置溫馨的母嬰室。(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23日《南方周末》)

一場獎勵生育的全國浪潮已撲面而來。在此輪改革中,湖北不僅多地先后試水,而且相比其他地方走得更遠,在教育、住房等環節開始探索普惠新政。

在仙桃工作方案出臺前,反復修改過十多稿,最大的困難就在于涉及部門多,協調組織工作量大,出臺后能否很好落實、順利推行。

在花了一年多時間“說服”女兒后,大偉(化名)的二孩計劃才得以順利實施。

“她上學以后發現人家都有弟弟妹妹,就同意了。”2018年8月17日,這位湖北省仙桃市某鎮的計劃生育辦公室主任,打開手機,展示剛滿月的小兒子照片。“昨天照顧他忙到3點多,反正我是有點兒后悔了。”大偉一臉幸福地開著玩笑。

“做這份工作當然要響應政策。”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以來,包括大偉在內的全國數百萬計生干部,逐步從嚴控超生的管理者,變為鼓勵生育的服務者。

一場獎勵生育的全國浪潮已撲面而來。遼寧率先在省級層面提出探索框架,但南方周末記者梳理全國各地新政發現,在此輪改革中,湖北更值得關注。截至發稿,這一中部省份已有咸寧、仙桃、宜昌等多地先后試水。而當其他地方尚在提出延長產假時,咸寧已走得更遠,在教育、住房等環節開始探索普惠新政。

“讓生和不讓生一樣難。”盡管新政頻出,但在全國出生人口數量和出生率的雙下降趨勢下,多名受訪的計生干部慨嘆。

(梁淑怡/圖)

湖北模式

目前已有遼寧、陜西、天津3省市以及新疆石河子,山東聊城,湖北咸寧、仙桃、宜昌等多地出臺“催生”政策,大致包括住院分娩基本生育免費、延長產假、增加產科和婦幼保健服務供給、加快幼兒園建設并減免教保費、雇主提供彈性工作制度等五大類。

湖北省三地政策尤為突出:有多地提供900-2500元不等的分娩補助,從2016年起便陸續發放,也有宜昌市提供幼兒園保教費補助,2017年起陸續在各縣落地。據南方周末記者采訪,各地財政已撥付、預計投入的經費均在千萬元以上。

政策細化到如母嬰室的建設。目前,咸寧已建設母嬰室30家,新規劃4家,而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