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公益之名,行商業之實公益營銷中“看不見的手”
從過去的“首善”陳光標高調做公益,到爭議女星為公益“戴上紅領巾”,這些富有爭議的行為難免會給公益落入“炒作”“營銷”的口實;同時,為博取名聲,一些企業公司借公益之名、行商業之實的案例也并不鮮見。
面對那些拿一筆錢捐贈出去的人,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慈善公益做得更專業,不讓捐贈人灰心、失望,進而能產生更大的正向效果。
責任編輯:呂宗恕
借公益之名,行商業之實,是一些企業熱衷慈善的動因之一。2017年“羅爾事件”引發爭議,核心點是公眾后來發現自己的愛心被欺騙了。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23日《南方周末》)
從過去的“首善”陳光標高調做公益,到爭議女星為公益“戴上紅領巾”,這些富有爭議的行為難免會給公益落入“炒作”“營銷”的口實;同時,為博取名聲,一些企業公司借公益之名、行商業之實的案例也并不鮮見。
面對那些拿一筆錢捐贈出去的人,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慈善公益做得更專業,不讓捐贈人灰心、失望,進而能產生更大的正向效果。
2018年7月29日,云南德宏。在一場名為“公益萬里行”的活動現場,日本女星蒼井空戴紅領巾代言該活動的相關視頻和照片,經自媒體流傳后隨即引發輿論高度關注,后引起巨大爭議。
經查證,此次活動的主辦方為上海臻海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臻堂”),其主要業務范圍為銷售男性成人用品。在此次活動中,蒼井空作為該企業邀請的“助學使者”,與嘉賓、觀眾合影。面對質疑,上海臻海實業有限公司事后向南方周末表示,舉辦此次活動是一次公益行為,目的是為資助貧困兒童。
但這樣的解釋,并未得到官方和輿論的認可。
8月9日,全國少工委發表聲明,嚴正譴責該企業不當使用紅領巾的炒作行為,并表示,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是中國少先隊的重要組織標識,象征紅旗的一角,寓意革命先烈的奮斗犧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相關規定,禁止歪曲、丑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而該公司作為一家銷售男性成人用品的企業,無視國家法律,無視社會公序良俗,無視少先隊員這一未成年人群體的接受特點,無視紅領巾的精神內涵,無視數百萬少先隊輔導員的職業榮譽,玷污了少先隊組織的形象。
從過去的“首善”陳光標高調做公益,到爭議女星為公益“戴上紅領巾”,這些富有爭議的行為難免會給公益帶來“炒作”“營銷”的質疑;同時,為博取名聲,一些企業公司借公益之名、行商業之實的案例也并不鮮見。
公益和營銷真的無法共存嗎?在實際案例中,它們又是怎樣相互影響?這其中的邊界又在何處?
蒼井空代言公益的背后
目前,在上海臻海實業有限公司的官網和官方微博上,與蒼井空有關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