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的危險之旅

這是人類首次近距離訪問一顆熾熱的恒星,需要經受上百萬度高溫的考驗。美國科學家通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終于把中國古代神話里的故事變成了現實。

責任編輯:朱力遠

“帕克”逐日藝術想象圖。(NASA網站截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23日《南方周末》)

這是人類首次近距離訪問一顆熾熱的恒星,需要經受上百萬度高溫的考驗。美國科學家通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終于把中國古代神話里的故事變成了現實。

美國東部時間8月12日凌晨3點31分,美國宇航局(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成功發射升空,開啟了它的太陽之旅。

它將在未來7年內環繞太陽飛行24圈,并在金星引力的幫助下調整軌道逐漸逼近太陽,最終抵達距離太陽表面約610萬千米之處,近距離“觸摸”太陽。“帕克”將是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的航天器。

縱觀“帕克”的飛行路線、工程設計以及科學問題,有諸多超越常識之處,這正是科學的魅力。

用“引力跳板”減速

“帕克”的發射并不順利。NASA最早預定在7月31日進行發射,之后經過4次推遲,發射時間選定在當地時間8月11日凌晨3點33分。然而,經過因技術問題而推遲20分鐘后和兩輪倒計時暫停之后,“NO GO”指令再次傳來。

來自NASA發射服務項目的米克·沃爾特曼(Mic Woltman)在發射取消后表示:“團隊收到氦氣壓力警報,正對問題進行評估。”所幸,他們在24小時內解決了問題,并決定在當地時間8月12日凌晨發射。

倒計時結束后,位于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SLC-37B發射位的德爾塔4重型火箭點燃了3臺RS-68液氫液氧發動機。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研制的推力最大的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

經過了43分鐘飛行之后,“帕克”探測器成功與火箭分離,邁上“逐日”旅程。

根據NASA官方網站,“帕克”將在旅程開始的第一周里展開高增益天線、磁力儀臂架以及其中一個電場天線。儀器測試將在9月初開始,大約持續四周時間,之后,科學探測才將展開。

從10月初開始的兩個月內,按照精妙的軌道設計,“帕克”將完成第一次飛越金星——一種類似手剎轉彎的動作,目的是通過金星的引力作用改變探測器的飛行速度和方向。11月初,“帕克”將來到距離太陽1500萬英里之處,在這一史上最接近太陽的地方接受日冕的熾熱考驗。接下來,約7年的飛行時間里,它還6次掠過金星。

看上去這似乎和發射空間探測器采用的普遍策略并無二致。燃料和時間上的經濟性始終是空間探測器發射遵循的原則。1918年,俄國工程師、數學家尤里·康德拉圖克在一篇題為《致有志于建造星際火箭而閱讀此文者》的文章中提出了“重力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