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津子與《形隱·不離》舞者是薩滿

懸浮的太陽,水晶球里的人,格陵蘭島冰塊融化與水彩融合成就的畫作,水鐘擺在泵與電中創造出的不規則永動,水幕里若隱若現的彩虹……成長于冰島和丹麥的藝術家埃利亞松,習慣從自然和地理間獲取靈感與素材,且處處留白,予人回味。如果說《道隱無名》以光、影、水、電等元素創造出一個關于自然、文明的思索空間,高艷津子的《形隱·不離》則以身體投入了生命在宇宙與時間當中的自省、掙扎、超脫,與最終的寧和。在此情境里,舞者與觀眾成了當代藝術的裝置,當代藝術成了舞蹈

責任編輯:翁倩

圖 / 本刊記者 梁辰

懸浮的太陽,水晶球里的人,格陵蘭島冰塊融化與水彩融合成就的畫作,水鐘擺在泵與電中創造出的不規則永動,水幕里若隱若現的彩虹……成長于冰島和丹麥的藝術家埃利亞松,習慣從自然和地理間獲取靈感與素材,且處處留白,予人回味。如果說《道隱無名》以光、影、水、電等元素創造出一個關于自然、文明的思索空間,高艷津子的《形隱·不離》則以身體投入了生命在宇宙與時間當中的自省、掙扎、超脫,與最終的寧和。在此情境里,舞者與觀眾成了當代藝術的裝置,當代藝術成了舞蹈

共舞

仰起頭。你沒法不這么做。

橘黃色的光線,從天花板直瀉而下,中間巨大的金屬半圓如半輪日頭,也如一輪虹,懸在屋子的中心。一旦步入這間屋子,身上的所有色彩都成了黑白灰,紛擾也被吸走。

頭頂那面巨大的鏡子,將地面的你和身邊的他、她,全投射到了另一個界面。在橘黃色的普照和十幾米高度的拉伸之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略為失真、容易被忽略的自己。

最舒適的姿態,自然得躺下。

北京,紅磚美術館的傍晚。藝術家埃利亞松展覽《道隱無名》的最后兩天,我連續兩晚來到這里。觀眾都知道,在其中的四個展廳將有一場北京現代舞團的表演。不知道的是,舞蹈將以怎樣的形式展開。好奇與茫然間,大家被引導著,面朝中央,坐在了第一個空間(舞蹈《光》)的大廳里。

《形隱·不離》之《光》

“當——當——”

幾秒之后,鐘聲響起,一群年輕的黑衣舞者開始在我的身邊貼墻而走。目光如炬,身腿靈動。

定睛凝視間,一個眼神篤定的男舞者忽地從我身后靠近,貼著我的耳朵,輕聲道:“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還來不及把我的微笑和吃驚傳遞給他,他已飄然而去,那一瞬間我瞥見了他手上三個“蟲”字的文身。

有的觀眾多少有點警惕、抗拒,不明就里。背部僵硬地坐著、觀望。舞者如精靈般過來,輕輕推動肩膀,示意,“可以躺下了。”

在普契尼歌劇《我親愛的父親》高音吟唱里,如爬行動物般,舞者們匍匐、扭動到了觀眾的身邊,前方男舞者腿上的毛發清晰可見。最后一夜,觀者人數較之前多出了一兩倍,舞者要費更大的氣力才能鉆進摩肩擦踵的觀者之間。

帶著喘息,舞者自然地擁抱了一個又一個陌生人。觀眾的驚喜、忐忑、不知所措,兼而有之。這些都被一一收入在如“上帝之眼”的頭頂鏡面里。

舞者藝潾說,她喜歡這種“環境即興”感——舞者和觀眾互為鏡像,共同完成了演出。

“這就是個長鏡頭舞蹈,內部蒙太奇啊。”看完第一幕的《八月》導演張大磊形容自己的靈魂被懟倒了。這種近乎暈眩的觀后感,甚至導致他要“出去抽根煙歇一下”。

2018年8月11日,高艷津子在演出前半小時的采訪中途點上一小柱香。她說她的精力、狀態,就是在一個個這樣的瞬間滋養 圖 / 鄧郁

對話

“所有反應,都在我們的預期里。”整支舞蹈的編者、北京現代舞團(以下簡稱“北現”)藝術總監高艷津子笑說。

但她沒有預料到自己受傷。

演到第三場時,她的膝蓋和半月板受傷,此后前兩幕表演時,她再也不能靜立一旁,觀察觀眾的細微表情和肢體反應。只能預先在第三幕空間做準備。

但這件舞者和觀者共同完成的行為藝術,“互動”貫穿在每一幕中。包括她受傷后的輪椅和轉場。

讓人意猶未盡的《光》之后,我們跟隨舞者,經過大廳和走廊走上臺階,進入了充滿光影的空間。在第二幕《影》里,你既能看到自己變形的影子,也看到了在恍如城市密林般的“籬笆”里起舞的舞者。他們偶爾會站在觀者身后,扶著他們起身,對著影壁做伸手或是側身的動作。

《形隱·不離》之《影》

在歡呼著奔向出口之后,觀眾都以為這一幕也宣告結束。不料從那個出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