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與三觀

批評不是問題,名著也并非神圣不可侵犯。

責任編輯:陳斌

一些讀者在《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的網站條目下批“綠茶婊”“三觀不正”,引起了文藝青年的憤怒,痛斥這些大眾心智未全,幾同文盲,不懂得欣賞名著的意蘊。圖為《安娜·卡列尼娜》電影劇照。(東方IC/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30日《南方周末》)

批評不是問題,名著也并非神圣不可侵犯,但必須深入理解作品的脈絡,去耐心聆聽,才能找到批評的標準與邊界,許多膚淺浮泛的貶低也就自然消解于無形。

最近在網絡上,文學和三觀的問題又掀起熱議,起因是一些讀者在《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等名著的網站條目下批“綠茶婊”“三觀不正”,引起了文藝青年的憤怒,痛斥這些大眾心智未全,幾同文盲,不懂得欣賞名著的意蘊?!栋ɡ蛉恕纺鞘琴濏炌登閱??背后深邃凄愴的生命體驗豈是庸人能夠明白?

大眾讀者吃虧在知識不夠,否則也不是不能祭出一堆光輝燦爛的名字來反擊:名著就不能批評?當年柏拉圖就批荷馬史詩中眾神和英雄偷情斗毆、舉止不雅,理應逐出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