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梁柱”滇西實驗 公益保險如何助力脫貧攻堅

在脫貧攻堅的大背景下,“頂梁柱”保險項目發起機構聯合地方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以互聯網+科技為手段,讓商家和消費者的捐款惠及急需治病救急的貧困家庭,以此形成了一套有效、有用的公益扶貧模式。

責任編輯:呂宗恕

頂梁柱保險項目幫助魯甸板房村何孝云走出困境。(南方周末記者 張玥晗/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8月30日《南方周末》)

在脫貧攻堅的大背景下,“頂梁柱”保險項目發起機構聯合地方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以互聯網+科技為手段,讓商家和消費者的捐款惠及急需治病救急的貧困家庭,以此形成了一套有效、有用的公益扶貧模式。

云南村民高開朝在他49歲那年,有一天往地里運肥料時不慎跌下了路邊20米深的山崖。這一意外,摔斷了他的骨盆,也讓這家人一下子跌入貧困谷底。

高開朝的一生幾乎是云南北部山區農民的縮影。

過去十幾年,高開朝夫婦倆一直在東莞、深圳等地打工。在山多地少的云南魯甸縣,非農忙時節,當地農民多數外出打工,補貼家用。高開朝夫婦“三年才回一次家”,一對兒女留守在家,好在孩子爭氣,沒人管也考上了大學。今年25歲的兒子選了天文學,在中科院讀研究生,而女兒遠在遼寧讀大專。

為了照顧八十歲的母親,高開朝夫妻倆2015年從深圳回了家,沒想到那次意外讓他臥床半年,至今不能干重活。妻子在昭通市的一家餐廳工作,月收入約兩千元,以支撐全家人的生活及孩子的生活費。高開朝還有兩個兄弟,都出去打工了,平日,他和母親兩人在家,相互照應。

“這就是典型的‘頂梁柱’”,中國扶貧基金會健康發展部主管胡典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作為家庭的主要勞動力,他們依靠自身的勤勞過活,一旦“頂梁柱”倒下,家庭就會遇到危機。而這樣的家庭在中國中西部并不是少數。

據國務院扶貧辦建檔立卡數據,截至2015年底,我國因病致貧、返貧戶占建檔立卡貧困戶(以下簡稱“卡戶”)比例達到44.1%,涉及近兩千萬人,其中患有大病和慢性病人數734萬。

救助一個人,撐起一個家,懷著這樣的初衷,2017年7月,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阿里巴巴及相關平臺,推出“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以下簡稱“頂梁柱保險”項目),運用公益保險的方式,探索貧困戶因病致貧、返貧的解決辦法,為全國像高開朝這樣的家庭“頂梁柱”提供幫助。

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比公務員還高”

2018年8月11日,云南魯甸縣茨院回族鄉“頂梁柱”保險項目受益卡戶高開朝的家里。小院干干凈凈,種著花和蘋果樹,枝葉茂盛,看得出高開朝是個勤快人。“骨盆里裝了鋼板,走路還是很痛”,說起自己的經歷和病情,高開朝表情木訥而平靜,似乎接受了所有的不幸,唯有提起“從沒管過”的兒女,他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柴穎瑞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