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如何監管網約車
新加坡交通部副部長吳志孟表示,政府的監管將著眼于確保網約車市場保持開放和競爭,確保乘客與司機擁有選擇權,避免單一市場參與者壟斷整個行業,以致損害各方利益。
責任編輯: 聶寒非
在德國柏林拍攝的資料照片顯示的是一款使用Uber軟件的手機。
新加坡交通部副部長吳志孟表示,政府的監管將著眼于確保網約車市場保持開放和競爭,確保乘客與司機擁有選擇權,避免單一市場參與者壟斷整個行業,以致損害各方利益。
2018年8月24日,浙江樂清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前往永嘉,途中慘遭司機奸殺。近日,交通運輸部表示,侵害乘客生命安全的惡性事件暴露出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
隨后,滴滴遭遇全國監管風暴——陸續被北京、深圳、南京、廣州等14城相關部門約談,要求全面整改。事實上,網約車的監管早已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
行業準入
明令禁止或設置高門檻
部分國家明令禁止網約車的存在。
在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日本、韓國等國,載客運營業務仍由出租車作為主體承擔。網約車被法院判為違法出租車,在歐洲多國遭遇抵制;日本法律要求車輛取得營業執照,并且司機取得駕駛營業車輛資格;韓國則有法案禁止私家車主提供出租汽車服務。
允許網約車存在的國家,其監管模式有三種:美國式中性監管,英國式限制經營,新加坡式嚴格控制準入。
美國已有四十多個州及城市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