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慶遠與梁方仲的忘年交

韋慶遠回京后不久,他的著作便已出版,于一九六二年二月寄贈我一冊。

責任編輯: 劉小磊

韋慶遠(1928—2009),廣東順德人,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專業的創業元老,明清史專家。(資料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9月6日《南方周末》)

中國人民大學檔案學院已故韋慶遠教授,以明清經濟史、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在國內外享有盛名。他退休后長期居住在廣州,并被廣東省社科院聘為客座研究員,直至辭世。今年是其誕辰90周年,廣東社科院將隆重紀念。會議組織者提議筆者寫一篇文章,蓋韋先生與先父梁方仲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結識后,產生了深厚的友誼。鑒于手頭材料匱乏,本擬婉拒。然最近整理先父遺稿,發現了一份材料,對了解韋先生與先父之交誼頗有參考價值,故寫下這篇文章。

梁方仲所寫一份材料

先文所寫材料,原題目是《我所知道的韋慶遠的情況》,全文如下:

大約是在1961年暑假里,韋慶遠來到我的家中,通過自我介紹,說是寫了一本關于明代黃冊制度的研究的書,不久便將出版,希望該書出版時,我給提意見。當時我就想起來還在不久之前我看到了《光明日報》有一段關于他這部著作的消息報道,可是作者的名字,我卻早已忘記了,想不到他今天居然來找我,而且看他很年輕,所以很樂意地和他交談。從他的談話中,知道他看了不少比較難得的史料,其中有些是我沒有看過的,如明代戶帖原件等等;又有些是我以前雖然看過,但在廣州卻無法找到的如明代《后湖志》等,對于這些材料他都答應幫忙。果然,回京不久,他就陸續給我寄來了,《后湖志》一書是人大圖書館的抄本,只有兩冊,其中就最后一卷(第十卷),大約原書(南京圖書館藏的)本來就缺失此卷,故抄本也不全。該書兩冊我大約借用了一年多,已掛號寄還給韋慶遠,這是公家財產,我相信是不會失掉的。其余,為明代戶帖照片及清冊清單照片數張,還有銅版兩塊,都是他在他的書中影印出來的,他也借給我用,作為我編寫的《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一書的插圖,這些據說是他私人的東西,是送給我的,所以我就轉寄給上海人民出版社,準備選擇影印出來,現尚存該出版社編輯部里。此外,我還托過他在京代購古書數種,但僅購的一種,即黃虞稷的《千頃堂書目》,書款是由我直接匯給中國書店的。

韋慶遠回京后不久,他的著作便已出版,于一九六二年二月寄贈我一冊。我讀過以后頗有些意見。是年暑假(也可能是六三年暑假),他又到廣州來招考,他到我家中來時,我和他談了一些我的看法,由于時間關系沒法深入。后來,我就叫黃啟臣(本校歷史系研究生)讀這部書,并將意見寫了出來。第二年黃啟臣到北京去,就是拿了那份意見書和韋慶遠當面討論的,那份材料是黃啟臣執筆的,但也有我的意見在內。我認為從明封建政府對勞動人民進行剝削的角度來考察,里甲制才是根本的,黃冊制只是為它服務罷了。韋慶遠把本末倒置過來,使人看不清明封建王朝的剝削實際。其次,他沒有掌握階級分析的方法,例為該書頁130-131說是在明初的歷史條件下,“廣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