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公寓變局:行業陣痛能撬動什么?
關于一線城市租金水平、機構化租賃企業運營模式、資本在長租市場中所扮角色的討論甚囂塵上
危機能讓一些長租公寓企業撕下華麗數據背后的遮羞布、正視良知的緊迫么?由長租公寓危機直接觸及的城市化的陣痛、金融創新與濫用、政策的張弛收縮、住房市場供需長期失衡等紛繁復雜的問題能再度被正視么?
責任編輯:孫凌宇
插畫 / Nath
關于一線城市租金水平、機構化租賃企業運營模式、資本在長租市場中所扮角色的討論甚囂塵上
危機能讓一些長租公寓企業撕下華麗數據背后的遮羞布、正視良知的緊迫么?由長租公寓危機直接觸及的城市化的陣痛、金融創新與濫用、政策的張弛收縮、住房市場供需長期失衡等紛繁復雜的問題能再度被正視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8月23日一早,一個微博小群突然熱鬧起來。
擊碎平靜的是一篇名為《為什么中介哄搶租賃房源?因為販毒都沒它來錢快》的自媒體文章。文中直指,一些長租公寓涉嫌利用法律盲區侵犯租客和房東的權益,以“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套取大量貸款資金用于市場擴張,把利益留給自己,卻把風險完全轉嫁給房東、租客以及全社會。在一線城市房租暴漲的大背景下,“毒販”、“壓榨”、“崩盤”等字眼,無疑針針錐心。
之前,在這個名為“蛋殼公寓受害者維權群”里,群友們抱怨的多是些服務問題,比如甲醛超標、私搭隔斷或者拖延維修等。但這篇言辭激烈的“爆文”,一下讓許多群友驚出了一身汗。情緒激化的背后,是對文中提及的“被貸款”行為的“似曾相識”。
按照文章的說法,比如租客在中介處簽了一份一年期租賃合同,并約定押一付一;實際上,這背后還有一份貸款合同,中介公司可利用租客的信用,提前從貸款公司獲得一年的租金,而租客每月支付租金,實則是在償還一份分期貸款。
所謂的“被貸款”即是租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了貸款合同。一旦中介公司資金鏈斷裂,租客將不僅面臨付了租金卻無房可住的困境(未及時收到中介租金付款的房主會收回房屋),還需要替中介公司還清余款,逾期則會影響個人信用。
把文章鏈接丟進群里的是一位名叫“ZEE”的武漢群友,她連發了三個哭臉稱,自己身上就背著一份兩年期的分期貸款合同,提供分期服務的是一家名為“會分期”的消費金融公司??赐晡恼?,她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解除貸款”,希望群里的“難友們”能夠群策群力。
群里的說法很多,有人覺得不需要太過驚慌,按照當時蛋殼銷售的說法,作為名義借貸人的租客,一旦終止租房合同,貸款就會自動解除,轉由蛋殼繼續還貸;也有人同意爆文的說法,即背后的風險在于,如果蛋殼一旦終止還貸,或者出現運營問題甚至一夜倒閉,那么租客就會面臨貸款逾期、影響征信的問題。
“那怎么辦???被坑大了,還出不了坑。”ZEE更著急了,她想直接跟貸款公司解除合同,卻發現在之前簽約的貸款平臺公眾號“會分期”上,只能點還款。她又去咨詢蛋殼客服,但客服說自己只能解除租房合同,手里并無貸款合同。
ZEE有些茫然,困惑且無頭緒。群友們罵咧了兩句,便再次回歸平靜,直到下午又一條新聞的出現——“長租公寓首例爆倉:杭州鼎家破產 4000租戶受損”。
杭州長租公寓品牌鼎家的總部一片狼藉。鼎家破產導致約4000戶租客受損,涉及的網貸平臺有6家
據《中國房地產報》8月20日報道,長租公寓公司鼎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發出通知,稱公司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斷裂,已停止運營。而據租客介紹,當初租房時,鼎家曾許諾租客用押一付一的方式繳納房租,實際上是讓租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了網絡貸款。
ZEE最害怕的那種情況真的發生了。
不過,“首例爆倉”的說法或許并不準確。早在今年3月,就有人在微博爆料“上海愛公寓平臺”資金鏈斷裂。跟鼎家一樣,愛公寓的租戶同樣曾遭遇“被貸款”。根據微博博主“猴子講故事”當時的爆料,“中介曾索要租客的證件并且拍照,理由是用于租房合同審核,但過程中多次使用租客的手機‘教’你在支付寶中如何申請‘線上月付’,并且快速操作完成。中介用租客手機申請的所謂‘月付’,實際是平安好房公司的貸款業務,貸款公司未通過電話核實及盡到告知義務,就綁定個人小額貸款,并放貸到‘愛公寓’。”而因為愛公寓資金鏈斷裂,大量租客不得不繼續還貸,若不還貸將會上平安征信的黑名單。
雖然許多群友還是選擇相信,今年剛剛拿到過億美元融資的蛋殼,短期內不會落入與“鼎家”、“愛公寓”相同的命運,然而“被貸款”的弊端卻已然從紙上躍入現實,不安與氣憤的同時,更多人開始回憶起簽合同前后,類似的“貸款引導”或“事前隱瞞”。
在杭州工作的柳平是維權群的新成員,她正是因為對蛋殼“簽約后才被告知貸款”做法的不滿而入群的。
據她介紹,8月20日,在58同城上找房的她搜索了工作單位附近的幾個小區,發現搜索結果靠前的基本上都是蛋殼的房源,于是約中介帶看。因為房子裝修不錯,而且可以押一付一,柳平覺得不錯。“蛋殼管家告訴我房源很緊張,既然看中了就趕緊付定金,”在其催促下,柳平在蛋殼公寓的APP上簽訂了定金合同。
但交了500元定金后,管家突然跟她說要查下征信,需要拍一張手拿身份證的照片。柳平覺得很奇怪,反復追問下,她才第一次從管家口中得知了租房需要貸款的事情。柳平害怕遇到騙子,想要回定金,卻被管家一口回絕,“他說之前定金合同上寫了貸款的條款,是我自己沒看,跟他沒關系。”無奈之下,柳平撥打客服電話投訴,客服卻又把責任推回了管家身上。反復溝通無果,她只有放棄了那500塊錢。
來自上海的群友吳寧跟柳平的情況相仿。今年4月因為工作從閔行區換到了普陀區,安居客的中介向他推薦了蛋殼。“因為之前中介帶看的房,我都不滿意,房子破、價格還高,我一看蛋殼的房裝修不錯,環境也好,還承諾了各種服務,就決定試試。”最終,他跟管家敲定,以2300元(房租1990元加上8%的管理費等)左右的價格租下了那套三居公寓里一個不到10平米的臥室。
“當時租住的房子還沒到期,我想先定下來,到下周一再簽合同,所以交了500元定金。但管家一直跟我說,現在房子很緊張,定金只是暫時幫你把房子留著,留一天100,最多留五天,如果五天之后再簽合同,這定金就不算在租金里了。”
考慮到找房子的麻煩,吳寧決定直接簽合同。結果準備交錢的時候,蛋殼管家讓他下載一個叫作“任買”的APP,她才意識到原來要貸款。
不同于警覺的柳平,吳寧當時并未提出異議。“我這人特別容易相信人,之前也沒遇到過黑房東黑中介,所以他讓我下載APP,我也沒多問,我并不排斥這些東西,我就想著支付寶、京東、騰訊不都有類似的東西么,蛋殼那么大的公司也不能騙我們。”最終,吳寧分別在蛋殼公寓和任買的APP上簽訂了兩年的租房合同,及兩年的分期貸款合同。
不過,就在8月初,住了不足四個月的吳寧就因為服務問題提前解約,“我的房門報修了四個月都沒有人來修,問客服今年能修好么,他竟然說不知道;后來有一次,我記得明明交過水電費,他們卻一口咬定我沒交。”因為全額退押金的事,吳寧跟客服糾纏了許久,這兩天剛剛解決,就曝出“租金貸”的事情,“客服說解除合同后會自動解除貸款,我有點不相信的,所以錄了音。”
根據吳寧在8月21日租約結束后第二天展示給《南方人物周刊》的在任買上的“賬單詳情”,從2018年9月15日以后的每月還款日,還款金額均顯示為0,狀態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