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環內中小學,1/4存在交通隱患? 改變危險上學路
“那不叫接孩子,分明是搶孩子?!?br />
在南方周末實地觀察的8所中小學中,每所都存在著停車占道的問題,但這些違規車輛都鮮少受到處罰。
改變沒有那么難。很多情況下,簡單的交通管制或臨時設施就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無需完全依賴大規模的工程。
責任編輯:汪韜
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門口,家長帶孩子穿過沒有紅綠燈的馬路。
(本文首發于2018年9月13日《南方周末》)
“那不叫接孩子,分明是搶孩子。”
在南方周末實地觀察的8所中小學中,每所都存在著停車占道的問題,但這些違規車輛都鮮少受到處罰。
改變沒有那么難。很多情況下,簡單的交通管制或臨時設施就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無需完全依賴大規模的工程。
每次接送孩子,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教授韓西麗就?;貞浧鹱约盒r候:脖子上掛著鑰匙獨自上下學,不用大人接送。
但是現在,接送孩子已經成了中小學生家長的常態,擁擠、危險、車流量大,“很痛苦,我們像被凝固住了。”
2018年9月12日,一份聚焦北京五環內中小學上學路安全風險的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由宇恒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和北京數城未來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編制,前者是城市與交通領域的智庫,后者致力于大數據城市分析。根據報告,北京五環內221所小學、170所中學中,四分之一的上學路存在多處安全隱患。
上學路上的隱患,也絕對不只在北京。
“升級打怪”的接孩子模式
韓西麗的孩子曾就讀首都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原北京市海淀區二里溝中心小學),這類坐落于胡同小支路的學校,有著令人艷羨的區位優勢和老北京風景:院落紅墻灰瓦,胡同幽深曲折,古樹成蔭,人家三兩,行人不疾不徐,遠離高速行駛的車輛。
不過,在放學期間,這種小確幸的感受被堵得按下暫停鍵。每天下午4點半,韓西麗穿過車公莊大街進入二里溝中街,這是一個從大步流星到寸步難移的過程。
歲月靜好的黑芝麻胡同小學,門口常年停著車。
二里溝中街寬約4米,路的一側常年停滿了車,剩余空間僅能容得下一輛汽車單向行駛。穿梭于賣油炸和冷飲的小販間,家長的車輛擠擠挨挨地排成長隊,一開一停,間歇性地排放溫熱的尾氣。
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內,將有近兩千個孩子從校門涌出。
“升級打怪”的戰斗模式開始了,韓西麗算是其中的“高端玩家”,她的住處離學校較近,無需開車。不過即使是走路,也要掌握技能:緊拉孩子的手,側身在車縫里穿行,盡量避免讓孩子看到車主們因擁堵發生爭吵的場景……“學校雖然教育水平很高,但是上下學的過程給孩子留下了非常差的印象。”
類似的場景,南方周末在南鑼鼓巷附近的寶鈔胡同同樣看到。
在南鑼鼓巷附近的寶鈔胡同坐落了三所學校,小貨車、汽車、老年代步車、行人夾雜著吆喝聲擠作一團 。
短短700米的胡同里坐落了北京市第七幼兒園、北京國際職業學院、北京市第一中學三所院校。除了學校,寬僅4米的胡同兩側密布著小商鋪、餐館,小貨車、汽車、老年代步車、行人夾雜著吆喝聲擠作一團,短短5分鐘的步行時間里,通行大軍就因前方的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