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盈私募:一堆空殼搭起的騙局
國盈募集到的財富,一部分用于支付前期利息,一部分用于收購空殼企業,將其包裝后進行再次募集基金,還有一部分則用于公司擴張和門面打點。
投資人想不通,就算理財師、辦公樓那些光環都是假的,為什么有牌照、有備案、有托管人作為第三方的國盈私募基金,依然是個騙局。
責任編輯:馮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國盈基金位于三亞市的珠寶公司。
(本文首發于2018年9月13日《南方周末》)
國盈募集到的財富,一部分用于支付前期利息,一部分用于收購空殼企業,將其包裝后進行再次募集基金,還有一部分則用于公司擴張和門面打點。
投資人想不通,就算理財師、辦公樓那些光環都是假的,為什么有牌照、有備案、有托管人作為第三方的國盈私募基金,依然是個騙局。
2018年7月5日,這一天本該是國盈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盈基金”)兌付本息的日子。廣州的唐正沒有如往常一樣收到銀行發來的匯款信息,卻被國盈基金的理財師來電告知,他所投資的“國盈西凱私募投資基金7號”(下稱西凱7號)結算延期,暫需等待。
“國盈西凱私募投資基金”分十期募集,從西凱1號至西凱10號,募集期均為12個月,募集資金用途為股權投資華汽電動車工業有限公司。資金托管人是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延期兌付11天后,國盈基金單方面發布了一封致投資人函,表示從2018年第二季度開始,受宏觀環境影響,相關動力電池企業現金流情況不理想,產能擴張計劃推遲。此外,由于A股市場走弱,導致原收購方多次調低華汽電池項目的估值。為此,國盈基金決定延長西凱7號的運行期一年。
此外,西凱6號也被延期一年。感到事情不妙的唐正和其他投資者一起,試圖與國盈基金廣州分公司的高層談判,但未能協商一致。
西凱系列基金的陡然延期,揭開了國盈基金的違約潮。2018年8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區分局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調查國盈公司實際控制人張業強、白中杰、鹿梅等人,這棟看似金碧輝煌的“大廈”轟然傾塌,所有產品無法兌付。
私募基金是面向合格投資者通過非公開方式發行的一種金融產品。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要求較高,比如投資者需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
國盈基金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成功備案的私募基金有106只,國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盈資產”)也備案了3只。以備案時每只私募基金募集金額5000萬元保守計算,國盈基金吸收的資金規模在50億元左右,此外,還有無從統計規模的無備案產品。
僅這一百多只基金中,不乏違規、違法產品。有的超募、虛募,有的是明股實債,還有的涉嫌自保自融,且大部分募來的資金去向不明。
“專業”理財團隊
早在2006年,唐正就認識了當時還在交通銀行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