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內法規“熱” 設研究機構、招博士生、開本科課程、編寫教材

2018年3月27日,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在一次公開講話中提到,支持高校設置黨內法規和黨的建設等二級學科。一旦獲批為二級學科,就意味著可以招收本科生。

基本概念沒有厘清之前,難免有些盲目跟風,“他成立我也成立,他研究我也要研究,研究者和機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找到真問題”。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7年12月28日,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內法規研究中心成立。(中國政法大學網站截圖/圖)

(本文首發于2018年9月13日《南方周末》)

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在黨內法規研究方面立項課題是16個,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也列入了1項。

2018年3月27日,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在一次公開講話中提到,支持高校設置黨內法規和黨的建設等二級學科。一旦獲批為二級學科,就意味著可以招收本科生。

基本概念沒有厘清之前,難免有些盲目跟風,“他成立我也成立,他研究我也要研究,研究者和機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找到真問題”。

2018年9月3日,中國政法大學秋季學期開學。秦麗虹成了學校法學院的一名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黨內法規學”,這是該校首次在研究生階段設立這一研究方向。

秦麗虹的導師王建芹正是學校黨內法規研究中心主任。在王建芹看來,黨內法規的研究正越來越“熱”。

被用以支撐她這一觀點的事實是,自2015年起,截至2018年9月,全國已建成了數十個與黨內法規相關的研究機構,分別依托大學、黨校、法學會和地方黨委。除了紛紛成立的研究機構,學歷教育也開始展開,包括政法大學在內,已有8所高校試點培養黨內法規方向研究生,此外相關部門還在推動開展本科教育。2018年7月,黨內法規學專門教材的編寫工作也已啟動。

“黨內法規學日益成為一門顯學。”2018年6月,中國法學會黨內法規研究中心主任王偉國,在《中國法學》雜志發表的一篇文章中作了這一判斷。

“雨后春筍”

黨內法規共有7類,包括黨章、準則、條例、規則、規定、辦法、細則等,其中以禁止性規章制度居多。2014年底召開的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是黨內法規建設的一個關鍵節點,會議提出,把“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明確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組成部分。

會后,相關研究機構陸續亮相。公開資料顯示,西北政法大學在2015年設立了全國首個黨內法規研究中心,主要工作由行政法學院主理。

接著武漢大學也在2016年9月成立了黨內法規研究中心,與西北政法將重心掛靠在學院的做法不同,武漢大學成立的是實體黨內法規研究機構,還是全國第一家。武大黨內法規研究中心由湖北省委辦公廳和武漢大學共建,實行“雙主任”體制,湖北省委副秘書長王亞平和武漢大學副校長周葉中皆兼任主任。

武漢大學成立黨內法規研究中心的2016年,清華大學、新疆師范大學也成立了同類機構。為推進黨內法規建設,2016年,中共中央還印發了《關于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的意見》,并在12月24至25日,召開了全國首次黨內法規工作會議。

受此促進,黨內法規研究機構的設立從2017年開始提速,中國法學會黨內法規研究中心主任王偉國用“雨后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柯珂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