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綱 民間智庫的先行者
他一直在尋找知識分子的“第三種生存方式”——既不依附于權貴,也不向金錢諂媚,而憑借自己的智力投身市場經濟獲取報酬,贏得尊嚴。
他一直在尋找知識分子的“第三種生存方式”——既不依附于權貴,也不向金錢諂媚,而憑借自己的智力投身市場經濟獲取報酬,贏得尊嚴
在今年六月的“金三角”,王志綱學會了“斗地主”,這位中國房地產界的“幕后大黑手”(朋友戲稱)以前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土鱉房地產老板們玩這個。
“王老師”的牌風相當彪悍,凡是可以叫地主的機會絕不容錯過,從來不把機會讓給對手。
他的理論是“相信底牌總會有機會”。
從當年新華社的名記者,到全國知名房地產策劃專家,到現在成為從事企業和區域發展戰略咨詢的民間智庫的領軍人物,不管身份如何變幻,他總是喜歡把自己定義為一個“知識分子”,喜歡別人叫他“王老師”。
從開始下海,他就一直在尋找知識分子的“第三種生存方式”——既不依附于權貴,也不向金錢諂媚,而憑借自己的智力投身市場經濟獲取報酬,贏得尊嚴。
前幾天,剛從湄公河流域考察回來的王志綱在廣州請老朋友們小聚。他笑問:“你們這些家伙現在也都是老總了,今天誰請客?”這些當年的小兄弟嘿嘿一樂:“老大在,還輪得到我們買單嗎?”老王笑著搖頭:“你們這些家伙!吃大戶吃慣了。”
席間,有老板向老王請教當下房地產市場的大勢,老王便滔滔不絕:“形勢已經很清楚了,房地產的冬天已經來臨,現在是一九二九,懷中插手,馬上就是五九六九,凍死豬狗的時候,只有死一批,才能活一批,所以今年的房地產市場是活一批,死一批。要做好過冬的準備。”
接著,大家聊起房地產江湖世界,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從老王嘴里汩汩流出。他的口頭禪是:“我給你說個故事啊,我和XXX當年……”
熟知他的人說,老王在哪里都一定是中心,他有一股氣場讓人們圍繞在他身邊。
要吃糧,找老王
在90年代初的廣州記者圈中,流傳一句話:“要吃糧,找老王。”
時任新華社經濟記者的王志綱是廣東記者圈中的“帶頭大哥”。廣東媒體圈的骨干記者們喜歡跟著老王去采訪,一來可以抱回猛料,二來,老王也不忘照顧這些小兄弟們。他經常跟老板們說的是,這是一個財智時代,知識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
有當年的參與者戲稱老王就像是新聞界的“穴頭”。
王志綱并不認同這樣的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