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根電話線挽救徘徊在死亡邊緣的人
當被問到陌生人的生死與自己的關系時,王磊找不到合適的答案,她想了很久,說出“慈悲之心”這個詞,立刻又覺得不合適,“這個詞太重了”
魏華林
當被問到陌生人的生死與自己的關系時,王磊找不到合適的答案,她想了很久,說出“慈悲之心”這個詞,立刻又覺得不合適,“這個詞太重了”
“我手上有200顆安眠藥,跟你講完,我就吞下去,”第一次接到高危來電的魏華林深吸了一口氣,用左腳使勁蹬了幾下地;“我想喝敵敵畏自殺,”剛入職三個月的王磊聽到這話,心里“咚咚咚”直打鼓;“明天九點,我就拿罐汽油去死,”已經工作了四年的諶冬娣仍有點緊張地搓了搓手……
他們是廣州市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心理援助熱線組的接線員。魏華林因不滿足于在中學當心理老師;王磊因中學時被校園霸凌而對心理學產生興趣;諶冬娣因崇拜港劇《刑事偵緝檔案4》中宣萱飾演的臨床心理專家……本來毫無聯系的三個人一同走進了這間心理援助熱線室。
從2007年成立至今,熱線組共接過12萬多例來電,其中高危來電(來電者有自殺傾向或正在實施自殺行為)占4%左右,死亡是這群接線員日常要面對的問題。
《自殺熱線》劇照
根據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首份全球預防自殺報告,世界上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自殺。據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統計,中國2012到2015年的平均自殺率為6.75/10萬,農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老年人群高于年輕人群。
2002年,加拿大人費立鵬在北京回龍觀醫院開通了中國第一條自殺干預熱線。五年后,作為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原衛生部)26家心理援助熱線試點單位之一的廣州市心理援助熱線開通。這條熱線面向全國,有六臺座機,九名接線員分三班輪流值班,保證24小時在線,全年無休。
王磊
沒有答案
8月19日晚上10點,廣州惠愛醫院只有心理援助熱線室還亮著燈。推開熱線室的門,25平方米左右的空間里,左墻掛著鐘,右墻上靠著一個裝滿心理學書籍的柜子,往里走是六張辦公桌,每張桌上配備一臺電腦和電話機,接線員自由選擇座機。
王磊今天值C班(晚上10點到第二天早上8點),她把包和外套扔在靠近門口的小沙發上,隨后按開慣用的二號線座機。接著她和B班(下午3點到晚上8點)的同事對接,拿到紙質版通話記錄,翻閱上一個班的記錄,還沒來得及把包和外套收拾進休息室,“鈴鈴鈴”,電話來了。響了兩聲,王磊接通電話,她瞅了一眼電腦屏幕——10時12分,工作正式開始。
第一個來電的是一位高三女生,這次考試沒達到目標分數,心里難受。“我該怎么辦?”王磊沒有正面回答,先是安慰了她,接著講了跳高的故事——跳高是每次只提升一點高度,而不是一蹴而就。最后,她問女生是否知道達不到目標的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沉迷看小說,內心抗拒學習。
這樣的瑣碎日常占據了咨詢來電的九成多。有的來電者按下這串號碼,就想從接線員那里獲得解決辦法。怎么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