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 | 客服的世界:看起來無人作惡,卻全體受損
說到底,這是企業心態的差別,問題的核心不在于外包還是自建,而是在于在企業的心里,客戶服務值多少錢?
責任編輯:顧策
一家公司的呼叫中心運營管理部內的客服。
“滴滴”事件爆發后,一則禮貌中包裹著冷漠的客服聊天截圖公開于世。人們非常憤怒,因為這樣的對話并不罕見,它幾乎時時刻刻發生在生活中。
客服原本是人們接觸企業的唯一渠道,也可以說是企業的“面子”,為什么卻屢屢失效?
本著對這個問題的好奇,記者用了大約十天的時間尋找行業人士解惑,包括一線客服人員、企業負責人和行業相關人士。
一線客服并不難找,在百度貼吧、微博、知乎,到處可見年輕人們的抱怨。他們往往畢業于二三線城市的職業院校,看到招聘網站上這份底薪2000元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