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到特朗普白宮后院里的三塊板磚
近幾天,華盛頓各餐會最流行的游戲是猜《紐約時報》匿名專欄作者到底是誰?白宮大張旗鼓,展開正式調查要把此人捉拿歸案。
此外,老牌記者伍德沃德再度出手,出版新書《恐懼》,算上之前的《火與怒》《精神錯亂》,追魂奪魄的風浪已經接二連三地沖擊到白宮后院了。特朗普連遭幾股火力的交叉重擊,仍然負傷頑抗。兩年來知識界不斷追問,特朗普為什么能當選總統?當選之后引起的這些風浪又說明了什么? 且聽陸惠風先生的分析。
責任編輯:劉小磊
近幾天,華盛頓各餐會最流行的游戲是猜《紐約時報》匿名專欄作者到底是誰?白宮大張旗鼓,展開正式調查要把此人捉拿歸案。
此外,老牌記者伍德沃德再度出手,出版新書《恐懼》,算上之前的《火與怒》《精神錯亂》,追魂奪魄的風浪已經接二連三地沖擊到白宮后院了。特朗普連遭幾股火力的交叉重擊,仍然負傷頑抗。兩年來知識界不斷追問,特朗普為什么能當選總統?當選之后引起的這些風浪又說明了什么? 且聽陸惠風先生的分析。
名記者鮑勃•伍德沃德最近出版的《恐懼:特朗普在白宮》。
從歷史遠因看,有人認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是歷史暗潮的必然后果。
20世紀以來美國底層公民集體心理的不安,從長期累積涌現變為政治行動的狂瀾。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宗教徒對世俗化的不滿。他們覺得天之驕子、上帝選民的地位在動搖。心理上仿佛要決心與魔鬼勢力作最后一戰。二,技術工人因自動化損失就業機會,卻責怪全球化過程中,資方(精英)把工廠外移發展中國家,責怪廉價進口品摧毀了美國制造業的基礎,同時遷怒新移民把工資壓低。第三,隱藏的種族主義與白人優越感激烈地尋求公開爆發的機會。共和黨公開宣言不希望奧巴馬總統成功。奧巴馬在任期間,共和黨想方設法阻攔醫療保健計劃,阻攔他在最后階段任命最高法院大法官,正因為共和黨深知隱藏的種族偏見是選票的源泉。
但是只憑這些觀念的誤差并不足以把特朗普選進白宮。一,還必須有一個政治技巧特別差的希拉里。她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后,態度高傲,以為必得。忽略了年輕女性選民對自由主義進步思想的期盼。這種思想得到桑德斯的煽動,因而分裂了民主黨的票源。二,還必須有手機時代初期、公私混亂的誤差。(這個誤差至今普遍存在。比如特朗普總統不經討論,用推特公布政策,就是一種程序的誤用。不少官員,仍然不時用手機傳遞官方信息。)三,也必須要有聯邦調查局長詹姆斯·科米在最后八天內做出的繼續調查希拉里手機泄密案的宣告,形同制造混亂。四,再加上通俄門事件中假消息如狂潮一般沖擊中間派的票源。共和黨的邊緣份子甚至捏造謠言,說希拉里在披薩店開設幼年妓館。民主黨機要文件被黑客公開在網上。
以上幾個原因并不互相關聯,正好各自同時發生,配合民間深層的不安與不滿,因此選出了歷史上最出人意料的特朗普總統。
三個角色的人格分裂導致了白宮的分裂
特朗普本人看起來并沒有進駐白宮的準備。他任命的國安顧問、白宮幕僚長甚至國務卿,都是臨時張羅的“熟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