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
9月16日,智課教育聯合新浪教育發布了《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坊A數據來自今年8月1日至15日開展的網絡問卷,這正處在課外培訓機構清理整頓專項行動進行之中,可以發現,中國家長的教育焦慮仍處于“比較焦慮”水平。
智課教育合伙人、家長成長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高燕介紹,《報告》圍繞社會環境、教育資源、家庭關系及父母成長等四個影響中國家長教育焦慮的維度展開,結論顯示:2018年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為67點,整體處于比較焦慮狀態。
68%中國家長為孩子教育焦慮
在四個維度中,社會環境因素引發的中國家長教育焦慮程度最高,學習成績、校園安全、手機上癮、學區房等問題成焦慮爆發點。
調查顯示,68%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感到“比較焦慮”“非常焦慮”,僅有6%為不焦慮,而家長最焦慮的年齡段集中在幼兒和小學階段。
《報告》指出,近半家長可接受的教育花銷為家庭收入的40%,三分之一家長主張教育費用應該在家庭收入中占20%及以下。
“這個數字讓我非常吃驚,因為在美國,教育支出占到家庭支出的比例大概是10%左右。一方面,我感覺中國的家長真的很舍得為孩子投資,另一方面,是不是也說明我們在教育支出上占了太大的比重呢?是不是這個社會給我們投入教育的經濟壓力太大了呢?”高燕說。
盡管教育主管部門三令五申發文禁止“超綱教學”,但《報告》發現,“搶跑”現象仍然存在。對于家長來說,超綱教育有著很強的應試導向,家長著眼于應試、升學、考證、考級而求助于超綱教育。
調查數據顯示,家長們對于超綱教育的認同程度很高,超過44%的家長認為十分必要。選擇“非常同意”此觀點的人群中,80后父母比例最高,達25%。
《報告》還發現,中小學生“減負”措施不斷,但學生負擔顯然并未減輕。
數據顯示,54%家長為課外班感到“非常焦慮”或“比較焦慮”。80后家長焦慮程度最高。6一12歲的孩子是課外班的主要受眾群體,這一年齡段的父母焦慮水平也最高。周圍人的孩子上多個興趣班、課外班,家長為報班的內容和數量選擇感到焦慮。
擇校焦慮,困擾著很多家長。隨著全國力推教育均衡、公辦教育校際差距逐漸縮小、諸多限令不斷出臺,購買學區房的風險正在加大。
在此背景下,調查發現,超半數家長因不能為孩子購買最好的學區房而感到焦慮,其中,爸爸焦慮感比媽媽略強。
低齡化留學趨勢盛行,在高考外為中國家庭提供了另一種選擇,所需教育資源和路徑也因此不同,迫使家長更早地在子女教育上做出選擇:高考或留學的不同上升渠道。
數據顯示,面對孩子的留學問題,90后家長已開始為孩子教育“未雨綢繆”,57%的90后家長為孩子教育路徑的選擇感到焦慮。39%的13-15歲兒童父母選擇焦慮選項;而19歲以上孩子的家長則有46%表示為此感到焦慮。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將孩子送進課外班已成為大多數家長的選擇。在本次調研中,67%的家長認為讓孩子參加課外培訓班能更好地幫助孩子成長,僅有9%的家長持否定意見。同時,調研還發現,媽媽比爸爸更支持孩子參加課外培訓。
擔心校園安全和手機上癮
除了學習成績,從社會環境維度,校園安全和手機上癮都是家長重要的焦慮點。
《報告》顯示,近年來,校園霸凌、幼兒園安全等問題頻發,讓校園安全成為家長新的焦慮爆發點。根據2015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專題報告數據顯示,中國校園霸凌指數已經高于PISA調查國家的平均水平。
本次調研中,70%的家長都對此表現出了焦慮。孩子年齡越小,自我保護能力越差,家長越擔心,而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家長的焦慮程度逐漸減弱。
《報告》還顯示,83%的中國家長擔心孩子有“手機上癮”的問題,其中,12歲以上孩子的家長最為擔心,且“手機上癮”成為其孩子教育中最為焦慮的三大問題之一。而從家長的學歷來看,學歷越高,選擇非常焦慮的比例越低。
為家長“充值”情商教育
隨著新一代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對孩子教育越加注重。而一二線城市生活壓力的與日俱增,越來越多家長在對孩子教育感到焦慮的同時,對自身成長發展也倍感迷茫。
卡卡幼兒情商力創始人張怡筠認為,“焦慮的父母都伴隨著很強的控制欲,包辦和控制孩子的一切,孩子沒法自己探索學習新技能,不能自主做選擇,很容易成為生活的低能兒。此外,焦慮使父母很少鼓勵孩子,容易使孩子陷入自卑情緒,難以融入集體中。”
張怡筠認為,成功的父母,在情商教育中要扮演"牧羊犬"的角色,接納孩子的壞情緒,設立規矩,教導孩子找到情緒解決的方案,從而將孩子培養成為獨立自主、有幸福力的情商高手。她建議家長,要幫助孩子熱愛學習,面對孩子的學習挫折,做出積極的解讀和反應。真正接納和欣賞與你不一樣,與別人不一樣的孩子,進而潛移默化的熏陶孩子,培養其面向面向未來世界的能力。
“在孩子教育上,我非常注重互動性與趣味性。在我女兒小的時候,我就鍛煉他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不斷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點,從而培養她的思維力與創造力。”在討論到“贏在起跑線上”的話題時,智課教育聯合創始人、USKid事業部總裁翟少成以自己的女兒為例進行了說明。
智課留學產品中心總監朱晛從心理學的角度為大家分析了頂尖留學生的養成攻略。他認為優秀留學生的養成包括三部分,分別是:提前學會對于契約的遵守、量化目標和循序漸進、理解復雜的條件反應。同時,學生精細化的學習策略應該建立在對學習內容的整體印象及對不同新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及組織結構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