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書單看德國人怎樣跟娃娃談“性”
在預防性侵方面,讓孩子掌握相關詞匯十分重要。一個小孩被侵犯了,如果她說,“有人摸了我下面”,可能一下子不會引起家長的注意。如果她能說,“有人摸了我的陰部”,家長聽到這個詞會立刻跳起來。
責任編輯:劉小磊
在預防性侵方面,讓孩子掌握相關詞匯十分重要。一個小孩被侵犯了,如果她說,“有人摸了我下面”,可能一下子不會引起家長的注意。如果她能說,“有人摸了我的陰部”,家長聽到這個詞會立刻跳起來。
“媽媽,我是從哪里來的?”
這個問題可能全世界的孩子都問過。無論是因為家長羞于回答這個問題,還是因為顧忌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多孩子曾經活在一種不可思議的謊言里。在德國有嬰兒是被鶴叼來的說法,在法國孩子是從卷心菜里長出來的,在中國是從垃圾桶里撿到的。性,這個人類的禁忌話題,導致了以上善意的謊言。
在兒童性教育上,德國算是一個自由開放的國家。早在1968年,德國文化部長聯席會議就通過表決,將性教育列為中小學的教育任務,雖然這項決議在之后的近10年內遭到了部分家長的抗議并因此鬧上法庭。1977年,聯邦憲法法院做出判決,確認了家長在孩子性教育上與學校的同等地位,但也同時確保了學校繼續推行性教育的權力。
今天,性教育已作為必修課被寫進了各聯邦州的學校法以及教學大綱里。
性教育是小學的必修課
各州雖然沒有設置獨立的性教育課,但將學習內容分配到不同學科里,如生物、倫理、自然常識、德語等。筆者在翻閱了十六個聯邦州的學校法和教學大綱后發現,除了身體構造、兩性特征、青春期身體發育這些基本的生理衛生知識以外,大部分聯邦州還將懷孕、生育、避孕措施等內容寫進了小學教學大綱。
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性暴力和性侵犯,如何讓孩子對不舒服的身體接觸說“不”,是教學大綱里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巴伐利亞州,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為,兩性生理上的異同,父母在家庭生活里的分工,預防性侵犯,增強自我意識,拒絕不舒服的身體接觸。到了三四年級,除了加入“青春期身體發育”以外,更是增加了兩性角色、性別平等、在不同人際關系中的情感表達等內容。
在黑森州,性教育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教學大綱與巴伐利亞州相比,更為自由開放。包含了性別平等、性意識培養、對LSBTI群體的了解、對艾滋病及其他性病的認知、預防性侵、“出柜”、對性騷擾說“不”,以及對家庭形式多樣化的認知和接納等。
部分家長擔憂,過早的性教育會導致孩子的性早熟?!肚嗌倌晷杂^念》是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從1980年開始進行的一項代表性研究。該研究每5年更新一次,了解并記錄德國當代青少年的性觀念。2015年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德國青少年性接觸的初次年齡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