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盛戎的陰影
在民國京劇花臉行當有所謂“金郝侯”之稱,指的是當時藝術成就最高的三位花臉演員:金少山、郝壽臣、侯喜瑞,金少山嗓子最好,郝壽臣做表一流,侯喜瑞功架漂亮。
責任編輯:朱又可
圖為“紀念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裘盛戎誕辰90周年”活動。
(本文首發于2018年9月20日《南方周末》)
在民國京劇花臉行當有所謂“金郝侯”之稱,指的是當時藝術成就最高的三位花臉演員:金少山、郝壽臣、侯喜瑞,金少山嗓子最好,郝壽臣做表一流,侯喜瑞功架漂亮。在此三人逐漸退出舞臺之后,梨園行最杰出的花臉演員就數裘盛戎。裘的嗓子韻味醇厚,做表也頗可稱道,一些經典的功架戲如《盜馬》也能應付自如(唯一些重念白、做派的戲,如《法門寺》《陽平關》稍有不足)。正因其全面,影響了后世的幾乎所有的花臉演員,裘盛戎的追隨者及其再傳弟子,一直持續到現在,如裘的手把徒弟方榮翔,天津的三大花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