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家具館開放,實景還原清代帝王家居生活
熱愛文物的乾隆皇帝日常生活在家具館里被復原出來。一直存放在庫房中的朱漆描金花卉紋葵花式桌,如今成為家具館的主角之一。南大庫的“倉儲式”展陳設計,浸入式參觀體驗,也讓金秋的“故宮行”又有了一個不得不去的“新看點”。
故宮家具館經三年籌備布展后,昨天(9月1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故宮家具館位于西南部南大庫區域,它曾是紫禁城最大的庫房,用于存放清宮廢料。距其不遠的南薰殿,古代供奉著帝王賢臣的畫像,未來將是家具館三期。首次對外開放的南大庫家具館一期,展出清代康雍乾三朝經典家具共402件,其中主題精品陳列30余件,倉儲式陳列300多件。
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南大庫是紫禁城里最大的一座庫房,156米長,非常高大,適宜展家具這樣比較體量大的文物。故宮收藏的6200件明清家具,我們希望無一遺漏的全部面對觀眾,(讓)大家能看到。
故宮博物院所藏家具年代自明永樂至清宣統,品種涵蓋坐具、臥具、承具、庋具、屏具五大主要類型。本次重點展示的30余件與宮廷禮制、帝王生活相關的精品宮廷家具,以康熙、雍正、乾隆時期為主,按照庭院、書房、琴房等主題進行場景設計,供觀眾近距離欣賞。
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研究館員 宋永吉:康熙時期的家具基本上都是仿明式的風格,明式家具比較簡練。而乾隆時期它的雕工是非常繁瑣的,所以咱們看這個大柜的板芯整個都給雕滿了。
故宮家具館中文物的遴選,均是優中選優,不僅一級品眾多,更有罕見的珍貴家具。其中一張條案由整條黃花梨木制成,長達4.6米。
故宮博物院展覽部副主任 王戈:在這個里面你可以觀察到很多,哪怕不了解家具的人也可以看到很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從而會通過自己的方式去深入地學習或者去親近這些傳統文化,我覺得這個我們就算成功了。
明年故宮將展示15萬件文物藏品
故宮博物院介紹,家具館二期將全部為“倉儲式”展示,正在展陳改造的南薰殿主要展示明代家具。未來故宮博物院計劃以“倉儲式”的方式陳列書版、佛造像等五類藏品。明年故宮博物院全年將陸續向公眾展示近15萬件院藏文物。
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24萬塊書版過去都在角樓、城樓,我們把它進行倉儲式陳列,還有我們的古建筑構建大量的庫房,都是在那堆積著,我們把這些古建筑構件,再辦三個古建展廳。故宮有兩萬三千尊佛造像、七千件祭法器,很多今天在地面庫房,我們想把它們都能陳列出來,希望在明年年底我們能做到。
實景還原清代帝王日常家居
故宮南大庫家具館首次使用倉儲式展陳方式,眾多紫檀、黃花梨御用家具還原清代帝王的日常家居。
觀眾進入故宮家具館,首先看到的是巨大的紫檀嵌黃楊木龍紋屏風、紫檀嵌玉龍云紋寶座。它們均為清乾隆御用,曾擺放在咸福宮,體現的是皇權至尊。一對清中期紫檀嵌琺瑯玉石樓閣人物圖插屏也非常罕見,其獨特的夾層魚缸設計,經過故宮文物修復師的修復,如今意趣盎然。
故宮博物院展覽部副主任 王戈:放上水之后,再把小魚放進上,再插回插屏里頭去,終于看到了這個魚在山水之間真正游。就是(我們)當時做這件東西的初衷,(就是想看到)清代人所欣賞到的、皇家欣賞的面貌是什么。
據介紹,在乾隆帝的旨意下,乾隆時期的官式家具在利用各種成熟工藝和珍貴材料的同時,還融入了深厚的儒釋道文化元素。其中最有看頭的要數乾隆皇帝的《是一是二圖》。
故宮博物院展覽部副主任 王戈:是一是二圖就是乾隆的一個肖像畫,這個畫原來起名字叫《弘歷鑒古圖》。其實就是他當時曬寶,周圍擺的這些東西全都是他那個時代就可以算得上頂級文物的一些珍品。我們就找到了畫中相應的(內容)。尤其是那張桌子,幾乎都是一模一樣的。
熱愛文物的乾隆皇帝日常生活在家具館里被復原出來。一直存放在庫房中的朱漆描金花卉紋葵花式桌,如今成為家具館的主角之一。南大庫的“倉儲式”展陳設計,浸入式參觀體驗,也讓金秋的“故宮行”又有了一個不得不去的“新看點”。
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觀眾很多走過武英殿、寶蘊樓,加上南薰殿,加上南大庫,這樣就在西部區域人們也能夠停留參觀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更有利于我們把更多的文物能夠融入到人們參觀的進程中。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