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大三兒》里的“大人物”
“他是一個想清楚、拎明白的生命。他經歷的痛苦,遠遠比我們要深刻,一個人對痛苦理解的深刻程度,決定著他對幸福和未來的感知?!?/blockquote>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紀錄片拍攝過程中,大三兒袒露了去西藏旅行的愿望。他喜歡“出去”,因為不用面對旁人異樣的目光。2016年夏天,好友佟晟嘉、阿皮帶他完成了一次西藏自駕游。
(本文首發于2018年9月27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要說認命,什么叫命呢? 紀錄片<大三兒>里的“大人物”》)
“他是一個想清楚、拎明白的生命。他經歷的痛苦,遠遠比我們要深刻,一個人對痛苦理解的深刻程度,決定著他對幸福和未來的感知。”
幾年前,大年初一凌晨一點多,佟晟嘉和鄰居大三兒站在馬路邊聊天。他說:“我給你做個紀錄片吧。”大三兒笑了:“我……我有啥價值,只是這個世界的一個誤會和累贅。”
他們所在的赤峰不大,四面環山,據佟晟嘉形容,“一看就很難見到外邊”。
佟晟嘉七歲時認識了比自己大十三歲的葉云,倆人在網吧建立了“戰斗友誼”。葉云到一米一就不長了,因為在家排行老三,頭大,外號“大三兒”。“我太出名了,赤峰街就我這么一個。”他調侃自己。
二十多年前,佟晟嘉想考音樂學院,父母不答應,大三兒幫他湊了兩千塊錢考試。他離家出走,住在另一位朋友阿皮家。
一晃相識近30年。大三兒在煉銅廠做清潔工,每天用拖把墩地,從左到右,從右到左。阿皮家境不錯,成了配鏡中心的醫生。
佟晟嘉沒有從事音樂,而是做了紀錄片導演。直到結婚,父母都鬧不清楚他的職業。他不愿解釋,只說自己是“做媒體行業的”。
如今佟晟嘉定居北京,稱之為“逃離”,逃得決絕,“很多年在北京的愿望,就是在北京活下來,特別簡單。”初到北京、廣州、東京,他都沒有陌生感,“凌晨兩點鐘出來,還有滿大街的人,我覺得我應該是這個世界的人”?;氐匠喾?,他有那么一刻“會覺得有迷失感”。
阿皮常勸佟晟嘉別回小城:“你看在外邊多好!”但他選擇留下來,原因很實在,爸爸“比較有能耐,回家條件更好”。他常年走南闖北,四處旅行。
大三兒曾說,自己像火車站的列車員,不停地送人,沒有一個回頭。佟晟嘉剛成年時和他約定:不管世界如何變化,我們倆都要在出生的這座小城,一高一低地軋馬路,直到走不動那天。
佟晟嘉確定要為大三兒拍紀錄片。在另一個春節夜晚,也是軋著馬路,大三兒突然問:“你的行業如果以后沒了咋辦,吃飯就是個大問題,在北京得早做打算。”
像對父母一樣,佟晟嘉懶得解釋,下意識露出了不屑的表情。“一瞬間我意識到我和這個世界一樣在忽略他。”他后來在導演手記里寫道,“我在外邊太久了,久到已經沒有耐心和一個相交二十多年的朋友聊我從事的是一個不會消失的行業。”
紀錄片《大三兒》拍攝了大約兩年。佟晟嘉告訴大三兒:“咱們一塊兒拍個片子玩一下,你就都明白了。”小時候大三兒和阿皮帶他玩,這次他想帶他們看看自己的世界。
“別看小,但也標準,知道不”
2015年冬天,攝制團隊的幾個工作人員來到赤峰,和大三兒在燒烤店見面,說明拍攝計劃。起初,大三兒以為拍一兩次就好了,他擔心影響工作。
大三兒每天清晨五點起床,點根煙,跟父親道別,坐四站公交車,再走一站路,頭一個到達通勤車站點。他走在“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的宣傳語下面,遠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