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紛紛撲進去的“人類終極計算”競賽:量子計算

作為一種全新計算模式,量子計算被寄予“實現人類終極計算”的厚望,量子計算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受到產業界前所未有的關注。

責任編輯:顧策

2018年9月19日,杭州云棲大會上,達摩院院長張建鋒宣布,達摩院已經開始研發超導量子芯片和量子計算系統。(視覺中國/圖)

2018年9月,阿里巴巴達摩院量子實驗室主任、負責人施堯耘在云棲大會期間對媒體稱,阿里巴巴開始做量子硬件、做基于超導的量子芯片,“現在我們決心做全站的、全方位的量子計算探索”。

現代物理將微觀世界中所有的不可分割的微觀粒子(光子、電子、原子等)或其狀態等物理量統稱為量子。過去計算機執行的經典計算需要把數據編碼為二進制數字(比特位),每個比特位處于0或者1兩個確定狀態中的一個,而量子比特可以疊加、同時存儲0和1,利用量子態的疊加性和糾纏性信息的運算和處理,通過量子算法可以在不增加硬件的基礎上實施并行計算,實現計算的指數級擴展。

作為一種全新計算模式,量子計算被寄予“實現人類終極計算”的厚望,量子計算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受到產業界前所未有的關注。

微軟在2005年成立Station Q實驗室,由數學家米切爾·弗里德曼(Michael Freedman)領導,研究量子計算技術。2014年9月,谷歌宣布將加州大學桑塔芭芭拉分校(UCSB)的John Martinis和他的團隊并入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實驗室,并負責研究基于超導電子的量子處理器。2015年,英特爾宣布將向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量子技術研究項目QuTech投資5000萬美元。IBM則在2016年開發出具有5位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提供量子計算云服務。

2015年7月,阿里巴巴聯合中科院成立了“中國科學院-阿里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宣布共同開展在量子信息科學領域的前瞻性研究,研制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