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調查報告》出爐,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究竟做的如何?
在“伙計”的互動模式下,政府購買服務的項目還是以政府部門的工作為主,各自為營,“上級部門強調扶貧工作就傾向于扶貧,近期關注兒童便做兒童項目”,而社區的實際問題沒能凸顯。
責任編輯:呂宗恕
第六屆慈展會技高益籌研討會上,發布了《北京市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現狀調查報告》
在“伙計”的互動模式下,政府購買服務的項目還是以政府部門的工作為主,各自為營,“上級部門強調扶貧工作就傾向于扶貧,近期關注兒童便做兒童項目”,而社區的實際問題沒能凸顯。
作為政府轉移職能的改革措施,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自2007年以來已探索十余年,各個城市均形成自己的經驗做法。
2018年6月,財政部起草《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對進一步規范政府購買服務做出了明確規定。那么,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究竟做的如何?
2018年9月21日,第六屆中國慈展會的分論壇研討會上,恩派公益咨詢事業群發布北京市社會工作委員會委托調研的《北京市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現狀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以圖形化的詳實數據呈現政府購買現狀,深入分析政府購買的發展趨勢。
作為較早探索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城市之一,北京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資金投放仍處于增長態勢,整體呈現投放街鄉的趨勢,街鄉鎮級單位對于政府購買服務的了解程度和需求程度也逐漸提高。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總體成效滿意度較高,但仍有諸多管理痛點。
《報告》建議加強社會組織服務的宏觀、中觀設計與規劃,完善政府購買社會組織的規劃、管理、實施、監督、評價體系,并注重發展第三方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項目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報告發布人、恩派公益咨詢事業群華東地區負責人李東峰進一步提出,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在購買常規社會組織服務外,更應注重購買項目模式,不斷迭代,推而廣之。
第六屆慈展會技高益籌研討會上,恩派公益咨詢事業群華東地區負責人李東峰在臺上講述報告內容。
現狀:缺乏宏觀設計
報告顯示,作為購買方,政府部門頭疼的問題不少。
首先是不知道“買什么”。在資金投放環節,不知道資金如何發放,不確定需求征集類型等,是目前大多政府單位的痛點。
在資金投放規劃和項目征集與立項階段,目前行業內缺少統一的管理平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