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工作者”李娟:不是你反對的就是不好的

“天邊遠遠的地方有很多連綿起伏的白云,就說云真好看,那么白,天空那么藍。他們說那不是云,那是雪山,我終于知道世界上還有和大地不一樣的東西,是高山?!?/blockquote>

責任編輯:宋宇 邢人儼

(本文首發于2018年10月4日《南方周末》)

“天邊遠遠的地方有很多連綿起伏的白云,就說云真好看,那么白,天空那么藍。他們說那不是云,那是雪山,我終于知道世界上還有和大地不一樣的東西,是高山。”

作家李娟的新書《遙遠的向日葵地》寫到了十年前,她和母親在烏倫古河南岸耕種向日葵地的往事。這本散文集獲得了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2018年9月20日,魯迅文學獎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了頒獎儀式,其授獎詞寫道:

李娟的散文有一種樂觀豁達的游牧精神?!哆b遠的向日葵地》中,那塊令人憂心的年年歉收的田地,不竭地生長著天真的喜悅。她的文字獨具性靈,透明而慧黠,邊疆生活在她的筆下充滿跳蕩的生機和詩意。

2018年3月,李娟應花城出版社之邀,在廣州和深圳少有地出席數場讀者見面會。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她身穿著鮮紅色外套,發言頗為慎重,有時思索一個詞匯良久后放棄:“不知道該怎么說。”

李娟看重自己的“文字工作者”身份,力求準確,害怕被誤解。她認為,許多采訪只是為了印證對方的判斷,而不是真正想與她溝通,挖掘出新東西。她希望寫出每個人都有的共同之物,“而不是刻意搞一些與眾不同的,盡量不去寫奇崛的文字”。

“我覺得共同的東西才是永遠的。”李娟還在尋求自己最想要的感覺,“反正就是寫,然后再修改,再寫,再修改,無法一氣呵成,修改到看起來一氣呵成的狀態就好了。寫到激動的時候,趕緊要停下來,干點別的事情,然后冷靜下來再寫。”

“寫作是一個創造……不僅創造出文字,而是一種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更好狀態。”李娟向南方周末記者形容。在兩次采訪中,她講述了自己的創作經歷和創作觀念。

以下為李娟的口述。

閱讀可以打開相反的東西

我覺得我選擇成為作家,可能是天生的吧。我一開始就做出這個選擇,不像別人經歷各種各樣的變化,權衡利弊選了一個理想。

我小時候就喜歡閱讀。我從小說話不利索,五歲都說不清楚,但心里什么都知道。一年級突然發現我可以閱讀了,我認得很多字。這種交流比聊天更方便、更舒適,所以我喜歡讀書。只要是文字我通通都讀,胡吃海塞那樣讀,可能讀幾年就能分出好歹,知道什么樣的東西不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