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央行定向降準,股債匯將如何走?

責任編輯:謝珍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如何解讀?

央行: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

本次降準仍屬于定向調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基本穩定,銀根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降準釋放的部分資金用于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于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余下資金則與10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本次降準彌補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優化了流動性結構,銀根并沒有放松,市場利率是穩定的,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率與名義GDP增長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適度的,不會形成貶值壓力。

平安證券:央行并不認為短期內通脹會成為重大威脅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評論稱,本次央行降準反映的另一個問題,是央行并不認為短期內通脹會成為重大威脅:

1、這是今年以來第三次降準。2018年4月與6月,央行分別降低準備金100與50個基點,本次央行再次降準100個基點。今年以來,已經累計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250個基點。本次降準之后,大型與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的準備金率分別為14.5%與12.5%。本次降準大約釋放資金1.2萬億元,其中用于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MLF4500億元,此外還能釋放7500億元的資金。根據央行官方表態,這次降準的目的在于,一是通過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二是優化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結構。

2、本次降準的宏觀背景,是實體經濟增速的進一步放緩。不出意外的話,2018年第3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速將回落至6.6%,而第四季度可能進一步回落至6.4%左右。中美貿易摩擦的加深將會進一步削弱進出口部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一旦出口增速由于貿易摩擦的影響有所回落,這將會影響制造業投資增速。房地產調控的趨嚴將會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逐漸回落。而目前中央政府鼓勵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以及鼓勵商業銀行購買專項債的做法,也僅僅只能導致基建投資增速溫和反彈。

3、本次降準的金融背景,是中小企業融資難度依然較大。盡管之前央行兩次定向降準的目的之一均是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然而在金融監管環境趨嚴、銀行資產大量回表的過程中,商業銀行通常傾向于削減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過去幾個月發生了社會融資總額增速遠低于人民幣貸款增速、M1增速持續低于M2增速的現象,背后其實均反映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度可能不降反增。要切實降低中小企業融資難度,一方面需要央行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動性供給,另一方面需要監管部門在監管政策方面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此外還需要保持股權市場的活躍。如果缺乏后兩者的配合,僅靠央行降準是難以實現這一目標的。

4、本次央行降準反映的另一個問題,是央行并不認為短期內通脹會成為重大威脅。前一段時間,包括油價上漲、壽光水災、中美貿易摩擦、一線城市房租上漲等事件,都提振了市場關于經濟滯脹的預期。但正如我們之前在報告中所指出的,上述這些通脹事件均屬于供給側沖擊,如果沒有需求側配合,短期內對通脹的影響不會太大。CPI同比增速的中樞水平未來一年內有望從2.0%提升至2.5%左右,但繼續上升的空間不大。通脹雖有遠慮(受糧食價格反彈驅動),但沒有近憂。

5、在本次降準的同時,央行也強調,降準不會使得人民幣匯率面臨顯著貶值壓力。事實上,在美聯儲繼續加息的背景下,中國貨幣政策的放松將會繼續壓縮中美利差,使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基本面上面臨貶值壓力。央行的上述表態,一方面說明央行認為國內目標要優先于對外目標,另一方面也說明央行有意愿與能力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特定水平上。逆周期因子的重新引入加強了央行影響中間價的能力、資本外流的各種管制措施仍在繼續加強,此外央行還保留著外匯儲備干預與離岸市場干預的能力。有鑒于此,我們認為,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的概率極小。

6、本次央行能夠降準的另一個背景,是房地產市場已經得到基本控制。目前受棚戶區改造規模下降影響,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回落。受房地產調控趨嚴以及銀行信貸控制影響,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加快回落,而一線城市房地產保持價格陰跌、成交量收縮的冰封狀態。此外,關于房產稅的討論也在影響市場相關主體的預期。只要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松,央行降準預計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非常有限。房地產企業仍應做好過冬的準備。

7、本次降準之后,我們預計,央行在今年年內繼續降準的概率較小,下一次降準可能會放到明年年初春節之前。

西南宏觀:政策已明確以穩定國內經濟和金融市場為主

1、在外部利率攀升,美國國債利率達到近7年高位,而美元再度升值環境下,央行繼續降準,顯示央行政策已經明確的以穩定國內經濟和金融市場為主。在實體經濟持續走弱環境下,寬松的貨幣環境不會發生變化。

2、寬松的流動性不會發生變化,央行政策以對內為主。降準的同時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融規模合理增長。這顯示在同時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和外部利率上升、人民幣貶值的雙重約束之下,央行政策更多的以國內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為主。因而央行貨幣政策將持續寬松,流動性充裕的狀況不會發生變化。

3、人民幣匯率存在一定貶值壓力,但有序可控。中美利差收窄以及美元升值加大匯率貶值壓力,這在國慶節期間的離岸市場有所體現。而央行在此降準意味著中美利差將繼續收窄,匯率貶值壓力可能有所增加。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匯率貶值將失控,由于外匯市場的發展和管控加強,我們看到4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貶值的同時,資本并未出現明顯流出,無論是外貿企業結售匯意愿還是商業銀行對外凈資產,均基本維持穩定。因而,央行在控制匯率貶值速度上具有較強可控力,匯率貶值將是有序可控的。

4、央行降準體現貨幣政策獨立性,經濟下行壓力下寬松貨幣政策將持續。在外部利率攀升和美元升值環境下央行繼續降準,顯示央行堅持貨幣政策獨立性,以國內經濟和金融市場穩定為主要目標。然而由于寬松政策向實體經濟傳導渠道尚未完全打通,短期內經濟下行狀況不會改變,因而央行寬松的貨幣環境延續,流動性繼續保持充裕狀態。短端利率繼續保持低位,這意味著長端利率上升空間有限,債市大概率延續震蕩態勢,無需對外部利率上升過于恐慌。

洪灝:降準對流動性等影響偏中性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洪灝提到,此次降準市場應早已預期。選擇這個時間節點操作,對流動性、預期、情緒影響皆偏中性??磥砭旁陆洕鷶祿M一步明顯放緩,人民幣 貶值壓力仍存。

馬光遠:降準可以穩預期,穩房價

經濟學家馬光遠認為,降準是對的,降準可以穩預期,穩經濟,特別是穩房價。當然,降準也意味著去杠桿政策其實已經退出,貨幣政策回歸現實,企業的流動性枯竭問題得到緩解。

魯政委:降準有助于改善市場風險偏好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降準有助于改善市場風險偏好,改善民營企業融資條件:再度降準置換MLF,保持了總量不變,體現了穩健中性;但拉長了期限結構,有助于壓縮期限利差;持續的降準,最終會有助于改善市場風險偏好,壓縮信用利差,改善民營企業融資條件。

中行高玉偉:預計未來還會繼續降準多次

中行研究員高玉偉則預計未來還會繼續降準多次,并且銀行貸款利率將穩中有降:

這次降準與上一次降準的規模一致,為市場釋放了一部分資金規模,為穩定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作用。預計未來還會繼續降準多次。未來既要繼續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又要把握好監管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

一是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引導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二是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資金向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等國民經濟的薄弱環節流動。適度調低地方債券風險權重,引導金融機構增配地方債,解決好基建投資的資金來源不足問題。

此外,預計銀行貸款利率將穩中有降。貨幣市場利率不斷下行推動銀行資金成本趨于下降,這有利于銀行下調貸款利率。

李大霄:降準將對沖假期境外市場大跌影響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表示,降準將對沖假期境外市場大跌影響,屬重大利好:

此次降準可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該舉措能夠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流動性結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及創新型企業支持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對穩定經濟增長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對股票市場也有正面作用,同時起到對沖假期境外市場大幅下跌的影響。屬重大利好消息!

近年歷史數據揭示:降準一般會刺激A股大幅高開 但難改A股短中期走勢

一般認為,連續的降準有利于緩解市場中長期資金面,對股市中長期還是有一定利好作用。

不過,近年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11年11月底開始,央行開始進入連續降準周期,其中次日上證指數出現上漲的次數并不多,上漲概率不到一半,可見降準對股市的短期直接刺激作用總體并不明顯。

上述歷史數據中,2015年6月和8月的兩次降準適逢A股股災,降準的動作并未扭轉當時的恐慌情緒,市場延續的是還是之前的跌勢。

而從2018年最近的兩次降準的情況來看,降準后次日A股一般大幅高開,但盤中表現卻差異較大,收盤時差異也較大:

 

 

 

 

哪些板塊受益降準?

市場普遍認為,連續的降準有利于緩解市場中長期資金面,對股市中長期還是有一定利好作用。

銀行地產等

無論是銀行還是地產,都屬于資金敏感型品種。對于銀行而言,降準最大的利好在于可貸規模比例,本次降準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相同的還有地產行業,雖然這種影響同樣有限。半年內準備金兩次下調,并不意味著對于地產開發商信貸控制的解禁,但流動性預期有所好轉,不排除部分剛需入市的可能,至少成交量的些許好轉有利于緩解房企緊繃的資金鏈。作為利息敏感品種的保險股也會小幅受益。前期關于放開交強險對于保險行業是突發利空。但降準會增加降息預期,進而推動債券等資產價格上漲。而債券是保險公司的主要投資標的。

大宗商品類

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屬,主要受兩個因素驅動,一個是實體經濟的需求端,另一個則是對于流動性的預期。對于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屬而言,存在波段脈沖機會。在PPI快速下滑階段,有色金屬很難趨勢性走強,但降準預期的出現會使有色板塊,尤其是背靠新興產業的稀有金屬的脈沖性機會增加,有色板塊的波段投機頻率會有所增加。

高分紅的新藍籌

降準雖然不等同于降息,但隨著銀行間流動性的些許好轉,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價格有望出現一定程度回落。資金價格的回落也會是民間借貸等資金信貸的投資回報率回落。相比之下,藍籌股,尤其是始終能夠保持高分紅比例的藍籌股,其持有價值將有所突出。目前正是年報陸續披露階段,對于高分紅、低市盈率的藍籌股而言,正是一個長期價值凸顯的時候。

來源:綜合自央行、證券時報網、新浪及各券商公開信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網絡編輯:吳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