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強 金馬獎電影配樂的反骨人生

他是“新閩南語歌”的領軍人物,以 《向前走》 成名,一改閩南語歌過去的苦情哀怨。他是賈樟柯、侯孝賢的御用音樂大師,在歌唱事業登頂之際,轉向電影、舞蹈配樂,將藝術作品帶給他的感動,化為極富意蘊的旋律

責任編輯:周建平

林強 圖 / 李佳曄

他是“新閩南語歌”的領軍人物,以 《向前走》 成名,一改閩南語歌過去的苦情哀怨。他是賈樟柯、侯孝賢的御用音樂大師,在歌唱事業登頂之際,轉向電影、舞蹈配樂,將藝術作品帶給他的感動,化為極富意蘊的旋律

音樂人林強鮮少在公眾場合露面,殊不知,如今熱議的電影《江湖兒女》和《撞死了一只羊》幕后配樂都由他操刀完成。

這位低調的樂壇才子,曾四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音樂獎,也是戛納電影原聲帶獎得主。在人們眼中,他是侯孝賢與賈樟柯的“御用電影配樂”。但對于名利,年過半百的林強已看得云淡風輕,幾座金馬獎杯全被他放在臺中弟弟經營的豬腳店里,他樂呵呵打趣道:“當年要不是侯導,我大概已經回去賣豬腳了。”

眼前的林強,一身素衣打扮,如彌勒佛般歡喜隨和?;厥淄糨p狂歲月,他曾是戴著孫悟空面具打碟的DJ,1990年以臺語搖滾歌曲《向前走》紅透半邊天,歌詞中那句“向前走,什么都不怕”成為風靡一時的流行語。對于這位將臺語歌曲引入流行樂壇的標志性人物,樂評人張曉舟笑稱,林強就是“當年的周杰倫”,“即便20年沒出新專輯,在臺灣,無論哪里,人們都知道林強。”

在侯孝賢早年電影《南國再見,南國》中,水嫩的伊能靜坐在摩托車后座上楚楚可憐,前面那個吧唧著嘴、飆著車的小土匪就是林強。他不僅出演電影,還嘗試配樂。1996年,他為這部電影創作的主打歌《自我毀滅》一舉奪得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由此從歌手、演員轉而開辟配樂之路,后又為侯孝賢的電影《千禧曼波》、《刺客聶隱娘》等作品配樂。

在侯孝賢記憶中,林強當時作為臺灣搖滾樂的創新人物,在舞臺下爆發的能量很足,這種能量包括自信、灑脫,也包括與時運抗爭的熱血,所以他讓林強出演《南國》中“扁頭”一角。定妝時,林強把長發剃了,后腦勺是扁的,因而有了“扁頭”這個名字?;厥讔槑V歲月,林強只是慢悠悠地道了句——“夢一場。”

近年,林強與賈樟柯的合作頗為密切,自2004年為電影《世界》配樂之后,他又為《三峽好人》、《二十四城記》、《天注定》等多部電影配樂。林強的音樂有種“酷”與“暖”的張力,隱隱透露出人在異鄉的疏離感,這與賈樟柯的影像相得益彰。賈樟柯評價,林強的配樂富有現代感,又不失中國意蘊,襯托畫面極富層次空間和遞進感。林強眼中的賈樟柯,“超級聰明,很有智慧。在中國大環境下拍藝術片,理想跟現實拉扯,要有很大的能力,他還繼續在拍,非常不容易。”

林強銘記侯孝賢當年提攜后輩的知遇之恩,從劉杰的《透析》、《碧羅雪山》到畢贛的《路邊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他自己也身體力行,始終在協助年輕導演們的前行探索。

“云門2”鄭宗龍舞作《十三聲》 圖 / 劉振祥

2016年,林強接受“云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邀請,為其最新舞作《十三聲》配樂,這是他的一次全新嘗試。“比起電影配樂,現代舞更抽象。”為《十三聲》配樂,林強將街頭賣場旋律結合電子樂,以前衛節奏烘托云門舞者的肢體,將觀眾帶入艋舺這片絢麗生猛的傳奇土地。

10月中下旬,《十三聲》將在京、滬、穗等城展開巡演,為配合舞作宣傳,鮮少露面的林強特地來到上海,并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這位“前偶像歌手”,以閱盡風霜的平靜笑談過往,調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