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報告:全球控溫“1.5度”生死攸關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科學家8日在一份報告中說,能否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所設較為嚴格的“1.5攝氏度”控溫目標,今后數十年對地球生態系統和許多人而言“生死攸關”。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科學家8日在一份報告中說,能否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所設較為嚴格的“1.5攝氏度”控溫目標,今后數十年對地球生態系統和許多人而言“生死攸關”。

2018年4月8日,在約旦河西岸的死海岸邊,水位線后退的痕跡清晰可見。(新華社記者郭昱攝)

毫厘之間

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當天在韓國仁川發布一份728頁氣候報告,詳細說明地球表面平均溫度控制在“1.5度”范圍內有助于避免地球氣候、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惡化。

《巴黎協定》設定雙重目標、即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升幅與工業革命前水平相比不超過2攝氏度,同時“盡力”不超過1.5攝氏度。

由于現今地表均溫較工業革命前水平已經升高1攝氏度,按照第二項控溫目標,人類活動所致溫度上升今后不能超過0.5攝氏度。

報告作者之一、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生物學家奧韋·霍格—古爾德貝格告訴美聯社記者,溫度少上升“0.5度”,地球的態系統“表面上”能夠保持現今狀態。如果維持寬松控溫目標,人類和其他生物將面對一個更難生存的地球。

2018年9月3日,在美國紐約市科羅納公園,人們在噴泉旁消暑降溫。當日,紐約遭遇高溫天氣。(新華社記者李木子攝)

生死攸關

根據這份由超過90名科學家參與撰寫、經6000名同行評議的氣候報告,如能實現“1.5度”控溫目標,相比“2度”目標,全球缺水人口將減少一半;由高溫、霧霾和傳染病所致患病和死亡人數下降;海平面少上升0.1米;失去棲息地的脊椎動物和植物數量少一半;全球大部分珊瑚礁得以幸存。

如果實現“1.5度”目標,經常遭遇極端高溫天氣的人口減少大約4.2億,遭遇異常高溫天氣的人口減少6400萬。

報告主要作者之一、美國康奈爾大學氣候科學家娜塔莉·馬霍瓦爾德說:“對一些人來說,這無疑是生死攸關的境況。”

任務艱巨

報告說,如果全球平均氣溫照現有速度繼續上升,升幅可能在2030年至2052年達到1.5攝氏度。實現“1.5度”目標,亟待全球社會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且在能源體系、耕地使用、城市和工業設計、交通、建筑等領域迅速作出深刻變革。

報告作者對“1.5度”目標保持樂觀。“我們面對一項艱巨任務,但它并非不可能,”馬霍瓦爾德說,“這是我們決定世界未來面貌的機會。”

報告認為,為達到這一目標,水力、太陽能及風力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比重需要劇增,由20%增至70%;同時,煤電比重由40%降至10%以下。包括甲烷在內的其他溫室氣體須大幅減排?,F今仍在上升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到2030年要減半、2050年降至“零排放”水平。

(來源:新華社)

網絡編輯:吳悠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